東北網1月5日訊 1月3日,記者從東寧市了解到,2017年,該市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自『回頭看』和動態管理工作以來,建檔立卡貧困戶385戶893人。其中,已脫貧91戶239人,今年脫貧24戶67人。
據了解,2017年,東寧市推動動態管理再規范,退出人員通過發展黑木耳產業、畜牧養殖、特色農業、勞動力轉移,年人均純收入6000元以上,義務教育階段的家庭學生無因貧輟學,參加城鄉醫療保險,大病得到救助,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飲水安全。聚焦『責任』,實現幫扶全覆蓋,截至目前,已幫助發展富民產業21項,解決實際困難689件。聚焦『短板』,在安全飲水、危房改造、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三通三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聚焦產業,實施『黑木耳+』、『肉牛+』、『合作社+』產業扶貧模式,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益。聚焦金融,截至目前,共為全市270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312.65萬元,戶獲貸比為70%,帶資入企、帶資入社211戶1051.5萬元。
下一步,東寧市將進一步強化扶貧作風建設,通過巡視巡察、專項審計、財政檢查等工作,對發現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持嚴查快辦,嚴懲不貸,對扶貧開發工作中失職失責的有關職能部門,嚴肅問責,切實做好『一號工程』。進一步做實產業扶貧文章,尤其是在黑木耳產業、光伏產業和勞動力轉移上發力。進一步做強『三保障』工作,切實保障飲水安全、住房、醫療、教育以及『三通三有』。進一步拓寬精准扶貧工作開展渠道,全面提昇精准扶貧工作質量。注重做好群眾工作,鼓勵勤勞致富,樹立『不甘當貧困戶、爭做脫貧戶』的積極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