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扶貧一線踏訪記】貧困戶繡出新生活 克東滿繡文化產業促增收
2018-01-08 11:0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那鵬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

  年終歲尾,隆冬時節,東北網派出3路記者,歷時半個月,深入扶貧一線踏訪,見證並記錄黑土地上正湧動著的傾心幫扶、助推脫貧、為民謀福的澎湃熱潮。自1月2日起,東北網推出《扶貧一線踏訪記》欄目,聚焦精准扶貧,持續關注扶貧攻堅一線的那些人和事,傳遞龍江溫度,為龍江扶貧打call。

  東北網1月8日訊(記者 陳顯春 那鵬翔 編輯張廣義) 新年剛過,家住齊齊哈爾市克東縣玉崗鎮東風村的宿鳳蓮這幾天心情特別好,因為她獨立繡制的第一件滿繡作品已經完成,今天上午將被回收。

貧困戶繡出新生活。

  宿鳳蓮今年42歲,公公婆婆都年邁多病,丈夫也因身體原因不能勞動,全家5口人就靠25.6畝土地承包費維持生活,是村裡的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一直是宿鳳蓮的願望。今年夏天,克東縣鼓勵農村貧困婦女學習滿繡技能增收致富,這讓宿鳳蓮看到了希望。

  1月2日早晨8點剛過,黑龍江滿藝公司經理劉雅梅就帶著工作人員來到了宿鳳蓮家。『這件蝴蝶繡得不錯,繡面平整均勻,針法、用線也都正確,沒有什麼問題,今天可以繼續繡新作品。』聽了這些話,宿鳳蓮高興得合不攏嘴:『這下我可找到好門路了,這第一個繡得慢,以後熟練了,一天就能繡一個,一個月就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脫貧也有指望了!』

  劉雅梅不僅收取作品,還要對其進行技術指導,她說:『宿鳳蓮繡的這個女士手包的包面屬於初級難度,比較簡單,我們現在給貧困戶做的主要就是這款產品,一般婦女經過培訓都可以獨立完成。』劉雅梅表示,目前貧困戶繡的這批作品,根據圖案的難度,每完成一件公司會支付38元至60元不等的報酬,而且她們工作的時間和地點比較靈活,可以到公司的工作室,也可以把繡品帶回家,滿藝公司每天都由兩名教師到村裡巡回進行技術指導,上門幫助她們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和回收作品。

  克東滿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立於2004年5月的黑龍江滿藝工藝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滿族刺繡為主,專業從事藝術品研發、設計、培訓、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企業。近年來,在克東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現有職工280多人,生產的以滿繡為主的各種手工藝品銷往全國二十多個省和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滿藝公司在不斷壯大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用工需求,給城鄉掌握手工刺繡技能的勞動者特別是婦女提供了穩定就業的機會。

滿繡公司技術人員指導學員。

  一方面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用工需求,一方面是眾多貧困群眾致富無門的困境,2017年7月,克東縣結合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實際,因勢利導,依托滿藝工藝品公司,面向全縣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婦女和有意願從事滿繡工作的非貧困婦女,廣泛開展滿繡手工技能培訓。每期培訓班的時間為5至7天,培訓內容為滿繡基礎針法、女士手包刺繡花樣技巧等。據培訓班辦的管理人員介紹,為鼓勵更多的貧困婦女參加到培訓中來,所有的參學人員沒有任何費用,食宿和培訓費用都由縣裡負擔,而且還采取了縣內集中培訓和各鄉村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極大方便了學員。在培訓合格的滿繡貧困從業人員中,克東縣按其作品在滿藝公司回收價格給予一比一的獎勵,這就意味著貧困婦女培訓合格在滿藝公司就業後,每完成一件作品就可以得到雙倍的報酬。在滿藝公司,劉雅梅介紹道,為了更好地發揮滿繡業帶動脫貧的作用,企業一方面做好技術培訓,另一方面加強產品研發,積極開發市場,發展電子商務,在做好線下市場的同時,加大線上產品銷售力度,保證貧困戶有足夠的生產訂單。

  據了解,從7月3日這項工作啟動以來,全縣已經舉辦農村貧困婦女滿繡技能培訓35期,培訓總人數725人,安置就業288人,其中貧困婦女397人,安置就業193人,戶均增收400元,最高收入達到4200元。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黑龍江文化產業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