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8日訊 伴隨著第八屆『黑龍江之冬』國際文化藝術節的啟幕,大規模主題性駐場演出活動在黑龍江最美的季節精彩綻放。由省文化廳主辦的2017至2018年度全省冬季駐場演出將歷時5個半月,以省城哈爾濱為核心,省、市、縣三級聯動,全省總演出場次將達到4000餘場,創冬季演出歷史新高。演出形式涵蓋交響樂、民樂、冰上雜技、京劇、評劇、龍江劇、拉場戲、話劇、音樂劇、兒童劇、歌舞、曲藝、二人轉等,凝聚國際化、龍江韻、冰雪情,多元化藝術盛宴向廣大觀眾及中外游客展示龍江的文化氣派與自信。
國際演出助推『歌劇之都』揚帆
2017年12月1日,作為『黑龍江之冬』國際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演出,由意大利帕爾馬皇家歌劇院帶來的經典歌劇《假面舞會》,在哈爾濱上演,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該劇是威爾第經典作品,震撼的音樂、激烈的衝突、精彩的表演,傳遞了大愛與寬恕的人類永恆主題。從2017年11月25日至2018年2月5日,在為期3個月的時間內,來自意大利羅馬歌劇院、帕爾馬皇家歌劇院和摩德納帕瓦羅蒂歌劇院的原版制作《卡門》、《塞維利亞的理發師》、《藝術家的生涯》、《茶花女》、《唐璜》集中在哈爾濱上演。17臺27場演出,使整座城市沈浸在藝術的海洋中。從2016年10月開始,哈爾濱就推出了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版史詩歌劇《戰爭與和平》,在全國引起巨大轟動,其後陸續上演的《伊戈爾王》、《費加羅的婚禮》、《圖蘭朵》等五部歌劇,讓哈爾濱成為全國上演歌劇最多的城市之一。
除了歌劇,俄羅斯克裡姆林宮國家芭蕾舞劇院還將於2018年1月末至2月初,在哈爾濱上演《魯斯蘭與柳德米拉》、《艾斯米拉達》、《天鵝湖》三部大戲。在積極引進世界一流演出的同時,哈爾濱正在著力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原創劇目,由波蘭著名導演格熱戈日·亞日那執導,根據魯迅小說《三王墳》改編的舞蹈戲劇作品《鑄劍》於2017年12月末在哈爾濱首演,引起文化界的關注。
冰雪與藝術嫁接 龍江品牌獨樹一幟
冰雪與藝術的嫁接,讓黑龍江的品牌文藝演出闖出了特色之路,在全國獨樹一幟。冰上雜技是我省獨有的藝術名片,在2017年央視春晚驚艷亮相後,其品牌影響力迅速攀昇,國內外演出邀約不斷,旅游演出市場前景廣闊。據了解,冰上舞臺劇《冰舞間》邀請國際知名冰雪視覺藝術師和冰上藝術表演編導師,邀請知名冰上表演藝術家、花樣滑冰運動員等,以黑龍江冰雪文化為基調,融匯冰上特技、花樣滑冰、冰雪運動、冰上極限運動、空中藝術等多元演出形式,彰顯黑龍江文化的多元與博大。
一些駐場演出發掘我省少數民族文化成果和資源。介紹我省赫哲、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四個少數民族漁獵生活和文化習俗的歌舞劇《月光下的神鈴》將在哈爾濱青年宮劇場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駐場演出。該劇力爭使觀賞者從歷史源頭深入了解黑土風情的淵源,采用舞臺表演與視頻動畫相結合的表現方式,把雜技元素融入劇情表現之中,還增添了觀眾互動環節。
凸顯地域特色演出形成規模效應
作為駐場演出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直文藝院團積極面向市場,推出了眾多彰顯黑龍江地域特色的文藝作品,探尋新的演藝發展道路。
由省演藝集團創排的音樂劇《非常·愛》、交響合唱《地球·家園》、歌劇《茶花女》和《江姐》以及綜藝晚會等輪番上演,成為冬季演出的文化風景線。其中,以哈爾濱都市生活為背景,以母愛為主題,講述兩個單親家庭的恩怨故事的音樂劇《非常·愛》,主創團隊全部由黑龍江和黑龍江籍的藝術家組成,目前已在省歌舞劇院劇場開始駐場演出,預計演出28場,2018年開始在國內巡演。
駐場演出不忘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根植黑土,創新傳承。由省曲藝團在哈爾濱友誼宮和工人文化宮打造的『百樂會』相聲劇場,影響力不斷增強,培養了一批青年相聲演員,演出不斷推陳出新,深受觀眾歡迎,今年冬季將繼續演出《相聲大會》和全面昇級的相聲劇《抗日大俠》等。省曲藝團演出科科長劉鳳春告訴記者,百樂會相聲演員基本功紮實,舞臺表演各具特色,在全國相聲行業中備受關注,『百樂會』上演的很多節目內容都源自本土文化,比如一些段子是關於哈爾濱特色美食、哈爾濱人的童年記憶等等。
傳承發展傳統戲曲藝術,省直三家戲曲院團一直活躍在我省舞臺演出的前沿,省京劇院正在其劇場陸續上演傳統京劇《南界關》、《穆柯寨》、《八珍湯》、《金玉奴》、《戰洪州》等,元旦期間在哈爾濱音樂廳上演了《錦繡梨園——2018迎新春京劇交響演唱會》;省龍江劇藝術中心將在哈爾濱青年宮和龍江劇院118經典劇場演出綜藝晚會、折子戲專場及經典兒童劇;省評劇藝術中心將演出《折子戲專場》、《劉巧兒》、《桃李梅》、《柳毅傳書》和《珍珠衫》。值得一提的是,省評劇藝術中心特邀中國評劇院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剛立民擔綱導演,復排評劇經典劇目《劉巧兒》,該劇計劃在1月5日、6日、7日在省歌舞劇院音樂廳與觀眾見面。
與此同時,哈爾濱音樂廳演出《龍江兒女情藝苑家鄉人》、星期日音樂下午茶、『愛上交響樂』周末廣播音樂會等系列演出;哈爾濱話劇院推出的話劇《不忘初心》;老會堂音樂廳演出風格各異的室內音樂。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佳木斯、雙鴨山、鶴崗、伊春、綏化等地,也都結合自身特點,推出話劇《蕭紅》、《卜奎風雲錄》、《過江人》、音舞詩畫《映像·伊春》、歌舞晚會《千年之約——思路情匯·歌舞悅》、《冰雪濕地》、《赫哲風》等。
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偉大歷史使命,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繪就了文化強省的美好願景。我省多元化的冬季駐場演出,在豐富全省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推動了黑龍江文藝事業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