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8日訊 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我省共有14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通用項目12項,佔評審通過通用項目總數216項的5.6%,專用項目2項。
在14個獲獎項目中,由我省單位主持完成的有8個項目,其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獨立完成的『先進功能材料及其結構的斷裂力學研究』項目;有2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分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持完成的『水庫高壩/大壩安全精准監測與高效加固關鍵技術』項目和1項專用項目;有5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包括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民豬優異種質特性遺傳機制、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項目、東北林業大學主持完成的『基於木材細胞修飾的材質改良與功能化關鍵技術』項目等4項通用項目和1項專用項目。另有6個項目由我省參與完成,其中由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完成的『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技術與裝備』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參與完成的『煤制油品/烯烴大型現代煤化工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石化分公司參與完成的『高汽油收率低碳排放系列催化裂化催化劑工業應用』等4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近年來,我省圍繞重點產業發展積極謀劃爭取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穩步提昇,此次獲得科技進步獎的成果均實現了產業化。其中,『寒地早粳稻優質高產多抗龍粳新品種選育及應用』項目,獨創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不同生態區的優質高產多抗寒地早粳稻龍粳31等四個品種,龍粳31連續5年為我國第一大水稻品種,年最大種植面積1692.34萬畝,創我國粳稻年種植面積歷史紀錄。該項成果累計推廣面積1.37億畝,新增利潤193.44億元。『基於木材細胞修飾的材質改良與功能化關鍵技術』項目,其關鍵技術在河北、江蘇、北京等省市多家木材加工企業進行了產業化,近三年實現新增銷售額約26.76億元,為推動木材加工產業技術昇級作出了突出貢獻。『三元復合驅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項目成果,經應用累積產原油1590萬噸,三年直接經濟效益248.65億元,技術水平與應用規模處於國際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