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近日,大慶市迎來了幾場降雪,大地銀裝素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樂趣。但是,有些小動物們卻為此感到煩惱。大慶東風社區環保志願隊的隊員們細心地發現,由於厚厚的積雪覆蓋,許多鳥兒覓食困難,他們擔心這會給鳥兒的生存造成威脅,志願者趙先生說,平時他在遛彎的時候就喜歡觀察這些鳥,他發現許多鳥兒找食物很困難,有的時候刨了半天積雪也沒有找到食物。

志願者們制作的喂鳥器。
拿出家中的瓶瓶罐罐
1月9日上午,環保志願者們一大早就來到了工作室,手裡拎著各種型號的塑料瓶罐。由於大家都是環保志願者,所以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和嘗試。『平時家中使用過的塑料瓶都不會隨意丟掉,都收集起來,進行廢物再利用,盡最大可能發揮它的用處,這次聽說要制作喂鳥器,就把家中的所有塑料瓶都拿來了,』志願者王女士說。
據了解,為了制作這些喂鳥器,志願者們提前做了很多『功課』,他們請教了動物專家,上網搜集了相關資料,邀請有經驗的志願者幫忙,為了制作出一款實用的喂鳥器,總是反復實驗,盡最大的努力達到使用效果。
環保志願者負責人鄭永雲說,由於大家環保意識的提高,也帶動了家裡人和周邊的鄰居朋友,所以大家聽說要制作喂鳥器都願意幫忙,主動拿出家中的廢舊塑料瓶,為他們提供原材料。
手工制作環保喂鳥器
准備工作做好後,志願者們便將塑料瓶按照大小一字擺開,根據瓶子的大小,在其中下部挖出一個喂食口,由於全部是手工操作,瓶子的質地比較軟,所以難度比較大,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把整個瓶子弄壞,這樣就無法做成喂食器了。
在用剪刀挖出一個喂食口後,貼上環保志願者的標簽。為了便於懸掛,瓶口處系上一根線繩,一個喂食器就做好了,為了在使用後便於再次回收,志願者們還在瓶體上方標記了數字,以防在回收的時候遺漏。經過一上午的忙碌,十幾個喂鳥器制作完成了,為了保證喂鳥器的質量,鄭永雲又對喂鳥器進行了二次檢查,並且拎在手中查看能否保持平衡,防止食物傾灑。
制作一款實用的喂鳥器是志願者們的心願,所以對每一件作品都要精益求精。『我們做的喂鳥器是為了讓鳥兒有食吃,如果工藝不達到標准就失去了制作的意義,』一位志願者說。
將組織學生一同制作
每年,東風社區環保志願者的隊員們都會制作一些喂鳥器,同時對於制作工藝每年也都有改進,就是為了適應大大小小的鳥類。志願者鄭永雲說,志願者的力量畢竟有限,她希望更多的人行動起來,能夠參與到關愛動物的行動中來。
下一步,他們打算在寒假期間發動學生的力量,共同制作喂鳥器,爭取早日讓這些喂鳥器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