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近日,微信朋友圈中流行起了一股售賣『自熱小火鍋』的熱潮,價格基本上都是三十多元一盒,一次買兩盒,市內免費送。『銷量還可以,每個月大概賣20多盒,主要靠朋友們的關照。』齊齊哈爾微商趙女士告訴記者,冬天天氣冷,市民很喜歡吃火鍋,但天冷不想跑到外面去吃,這樣一來,自熱火鍋就成了他們這些懶人的『救星』。
記者在一些購物網站上看到,以『自加熱』、『懶人自熱』等關鍵詞的自熱食品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熱銷產品普遍月銷量在5萬筆以上,排名第一位的自熱麻辣小火鍋月銷量達11萬餘筆。
懶人火鍋受寵
據了解,網絡上火爆的自發熱小火鍋與傳統意義上的火鍋不同,這種新型火鍋包裝精美,比普通盒裝的方便面稍大,不同品牌的產品命名也不同,網絡上搜索自加熱字樣就會出現如快捷火鍋、自熱火鍋、懶人火鍋、微型火鍋等介紹。由於自熱式火鍋操作起來方便,便被貼上了『懶宅必備』、『出游必選』的標簽,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不少上班族、宅一族、野炊族、大學生們的『新寵』。
『在家十幾分鍾就可以吃火鍋,還不要自己洗菜刷碗,價格也不貴。』特別喜歡吃火鍋的小張,自從吃過這種自加熱火鍋後,就『不可自拔』地愛上了這種自熱食品。他研究了好久,認為自熱食品除了口味,性價比也是選擇的主要原因,『吃火鍋一定會約人,每次都得花費上百元,但經常吃也承受不起,自己又比較懶,在家幾乎不開火,所以自從有了這個自加熱小火鍋,幾乎天天吃,過足了嘴癮。』
操作要得當
為了真實地體驗方便火鍋,記者購買了幾盒,打開其中一盒,裡面食材齊全,還配有一袋食品專用發熱包,這便是號稱『火鍋加熱器』的物件。記者仔細查看,發現發熱包的成分並沒有標注,但標注了禁止食用、禁止熱水、遠離明火等注意事項。經過網絡查詢後得知,發熱包的主要成份有碳酸鈉、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組成,發熱原理就是生石灰遇水立即散發熱量。

包裝分上下兩層,食用前需將食材放入上層,然後將發熱包放入下層,加入冷水,立即就能產生熱量給上層的食材加熱。發熱包本身的溫度可高達120℃以上,溫度能保持長達1至2小時。在食用時需在底部墊塊厚毛巾。從使用上確實如宣傳的那樣方便,但是一旦操作不當,就會被燙傷。
自熱火鍋是否有安全隱患呢?『很多人選擇自熱飯菜,但加熱時的隱患鮮為人知。加熱包主要原料是生石灰,若破損,遇水瞬間釋放大量熱量,餐盒迅速膨脹變形,如出氣口不慎被堵,還有可能產生爆炸。』售賣自加熱小火鍋的李女士提醒使用者,『使用前務必確保各包裝完好,出氣孔避免堵塞。一定要按照說明來操作。』
餐盒加熱不健康
另外,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營養科主任王穎表示,這些自加熱食品中蛋白質類食物搭配比較合理,但蔬菜類如果加熱時間較長,營養價值的流失會較大,如果火鍋內的食品是加工過的半成品,蔬菜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A就會大量流失,其營養價值更是無法與新鮮蔬菜相比,建議多吃新鮮蔬菜,最好是現吃現買的蔬菜。另外,自加熱食品的餐盒與油脂尤其是加熱的油脂接觸,可能會產生一些危害健康的物質,存放時間較長還存在亞硝酸鹽產生的問題,因此建議消費者可以當成解饞零食,但不要經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