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2日訊 『市場對家政工的需求已不僅僅是做做家務,有時還需要具備高等教育背景的「高級管家」,但是能夠滿足要求者並不多。』近日,記者來到齊齊哈爾市人力資源市場看到,有一塊招聘欄專門張貼招聘家政服務人員的廣告,除了要求其會做飯或是打掃衛生以外,部分招聘信息顯示還要求其會課後輔導孩子或有駕駛技能等。
記者在此觀察近一個小時發現,前來諮詢的人並不多,且均為45歲以上的『阿姨軍』。 齊齊哈爾某家務服務公司劉經理向記者坦言,『80後』、『90後』受傳統觀念、工作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大多不願從事這個行當,已經從業的家政服務人員主要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城市下崗失業人員。
『油溫要高,先把魚炸乾。鯉魚利尿,有利於產婦子宮收縮,身體恢復。』一位月嫂說,『千萬不能放花椒,因為花椒會令產婦回奶。』另一位家政工說道:『咱們乾的這活可真不容易,絕對算是個技術活!』這是記者在市場休息區聽到的一段對話。
隨後,記者采訪了這位李姓月嫂,她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下崗工人,因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纔乾的。上崗前,自己不僅要學做30多道菜,還要學習母嬰護理、洗滌熨燙、家居保潔等知識。有的僱主還要求我們會對寶寶進行早教,我們要學的知識真是不少呢。』
據了解,雖然 齊齊哈爾家政人員的缺口大,但是用工家庭對從業人員的滿意度並不高,對家政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變得非常必要,而受過專業培訓的家政工在市場非常搶手。
市場工作人員李響告訴記者, 齊齊哈爾家政業正從傭家型向智家型過渡,除了做好家務,有的僱主希望家政人員會早教、會用電腦、會輔導孩子功課等,家政服務人員從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將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