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7日訊 嫩江縣圍繞『將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體目標,積極加快建設『四好農村路』,千方百計做好農村公路養護,全力推動全縣農村公路事業快速發展,為農民致富、農村發展鋪就致富路。
在農村公路建設工作中,嫩江縣科學定位,使農村公路建設與優化城鎮布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農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適應。過去一年,實施了農村公路昇級改造工程,提高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實施村級公路網化工程,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實施生命防護工程,完成鄉道的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加強農村公路窄路面路段拓寬改造,繼續實施農村公路危橋加固改造工程,確保『建成一條、達標一條』,實現鄉鄉建分所、村村有管護,有路必管、有路必養,保證道路暢通。2017年,全縣建設『四好農村公路』3條40公裡,路容路貌面貌一新,達到路面良好、邊溝暢通,標志、標線齊全,綠化、美化、管養經常化的創建標准和要求。力爭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四好農村路』創建活動,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善農村人民居住環境、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多做貢獻。
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是『十三五』農村公路建設的核心任務。嫩江縣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組織,切實將各項任務和目標落到實處。對公路路權進行確認,對農村公路進行不間斷巡查,將農村公路治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全縣范圍內試點先行建立三個路政治超分站。建立健全『縣為主體、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養護工作機制,將日常養護經費和人員作為有路必養的重要考核指標。以養護質量為重點,建立養護質量與計量支付相掛鉤的工作機制,對於日常保潔等非專業項目鼓勵通過分段承包等辦法吸收沿線群眾參與,農村公路大中修等專業性工程全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專業化養護隊伍承擔,有序推進基層養護作業單位向獨立核算、自主經營的企業化方向發展,參與養護市場競爭。堅持『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客貨並舉、運郵結合』總體思路,加快完善農村公路運輸服務網絡,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
同時,這個縣還積極推進農村公路投資融資體制改革,探索養護新模式。各鄉村結合實際,適當采用『民需民辦、一事一議』的辦法,積極動員,切實解決養護資金不足的問題,堅持結合實際、分類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明確農村公路養護規程和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