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牡丹江市啟動構建『10+1+N』綜合救助體系 將『殯葬救助』納入體系
2018-01-18 08:29:00 來源:牡丹江大鵬新聞網  作者:韓成 馬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18日訊 昨日,記者從市民政部門了解到,為著力解決社會救助制度分散、統籌銜接不夠、綜合效能不高、對象認定不夠精准等矛盾和問題,市民政局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總體要求,提出了構建困難群眾綜合救助體系,確保社會救助『全面、精准』雙兜底。日前,《牡丹江市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方案》已由市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各項推進工作也已隨之啟動。

  據介紹,該《方案》主要以兜底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為目標,堅持統籌協調、兜住底線、信息共享和精准救助的原則,加強各項社會救助制度相互融通,提昇救助綜合效能。在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8+1』、黑龍江省『9+1』制度體系的基礎上,牡丹江市將『殯葬救助』納入體系,進而形成了牡丹江市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受災人員救助為主體,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取暖救助和殯葬救助為一體的『10+1+N』的綜合救助體系(10為各項制度,1為社會力量參與,N代表救助對象)。通過完善各項救助制度兜底保障所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如,按照《方案》要求,牡丹江市將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家庭貧困狀況評估指標體系,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符合扶貧條件的農村低保家庭按照規定程序納入建檔立卡范圍;著力推進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人員集中供養,確保2020年集中供養率不低於50%;完成牡丹江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保障預案修訂工作,指導縣(市)完成自然災害救助應急保障預案修訂工作;建立『一站式』信息交換和費用即時結算平臺;全市各學段逐步建立學生資助數據平臺,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提供支橕等多方面內容。

  此外,將通過制定牡丹江市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推動牡丹江市慈善事業健康穩定發展;完善牡丹江市『救急難』專項基金管理制度,有效解決困難群眾重大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困難;爭取市級福彩公益金建立類似『苯丙酮基金』式的專項救助基金;號召機關、企事業單位自願開展『一日捐』活動,增加市級慈善資金儲備等多項舉措,加強社會力量參與。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