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越紅線 重懲處 雙鴨山市教育局重拳治理教師有償辦班補課行為
2018-01-19 14:02:51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李思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19日訊 2017年以來,市教育局全力優化發展環境,聚焦群眾關注的教育『三亂』問題,切實把治理亂辦班、亂補課、亂收費作為改善教育行風、深化師德師風的關鍵,作為落實巡察整改要求、強化作風整頓活動的重點,重拳治理教師有償辦班補課,堅持疏堵結合、打防並重,持續開展正風肅紀專項治理行動,並取得了初步效果。

  策略上立足『疏』字下功夫

  市教育局加強形勢政策教育,嚴格執行省、市相關規定,組建規范辦學行為宣講隊,深入市區逐校宣講規范辦學行為政策,使每位教師知紅線明底線,不斷加強自律;組織全體教師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專題教育學習討論活動,自下而上進行自查自糾活動;建立重點單位、重點人員約談制度,對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進行重點盯防,重點時段、重要時間節點前置性地進行警示提醒;建立教師職稱評審推薦新機制,對亂辦班、亂補課、違規收受家長禮金以及其他有損師德形象和教師職業道德等行為的教師建立『黑名單』,對有悖師德的評優、晉級實行『一票否決』,使廣大教育工作者內心有戒尺,行為有准則。

  進一步規范學校教學行為,抓緊抓實教師考核及課堂教學考評工作,教育引導教師把精力和功夫放在校內、用在課堂。對中小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和教師常規教學行為開展經常性檢查指導,及時糾正提前開課、加快進度、拔高要求、課上不講課下講等現象,保證正常教學秩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注重公平,兼顧弱勢,建立選班乾部、分配座位新機制,消滅權錢交易,杜絕人情乾預。

  加強家長學校協作載體建設,建立健全常規教學監管監測網絡和機制。總結課後服務試點校做法,拓展領域擴大范圍,將課後服務愛心托管班在全市進行推廣鋪開;有效運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網絡平臺,發揮人纔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空中課堂』,讓更多孩子無償享受優質便捷的課程資源;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等形式,加大對社會公共資源的建設和整合力度,不斷拓展青少年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展課外文體活動的空間。

  整合治理教育『三亂』合力,強化社會監督。延伸紀檢監察觸角,為每所直屬學校黨組織配備1名紀檢委員,選聘13名社會各界人士為特約監督員,遴選63名學生家長為行風監督員,對師德師風和教育行風建設進行監督。建立責任區督學制度,為每所學校配備2名責任督學並掛牌公示,實現了綜合督導和專項督導全覆蓋;堅持走街道進社區發放宣傳單,公布舉報電話、舉報信箱,加強社會輿論監督,逐步形成治理教育『三亂』強大的社會輿論氛圍。

  行動上堅持『堵』字加力度

  建立制度加強懲戒。落實『一崗雙責』要求,齊抓共管,持續發力;建立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學年組領導乾部治理『三亂』三級包保制度,包保成員定期深入聯系點,調研督促檢查基層工作;實施『陽光工程』,對招生、分班、收費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嚴格規范程序,在紀委、媒體、家長的監督下陽光操作。

  組織行動集中整治從嚴查處。堅決執行市委、市政府兩辦治理『三亂』管理規定,對辦班補課收費行為『零容忍』,做到准確核查,定點打擊,從嚴掌握,從快處理,絕不姑息,不斷加大對違規教師和學校相關領導的處罰力度,處理違規教師及相關責任人多人。成立了四個專項巡查組,劃區包片,實行網格化管理,利用周末、假期時間組織明察暗訪,確保整治行動覆蓋到每個社區不留死角。組織治理『三亂』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嚴厲整治教育『三亂』行為;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切實加大追責問責力度,不斷鞏固擴大『三亂』治理成果;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做到有報必查,查實必究,使個別存有僥幸心理的教師不敢補、不能補、不想補,進一步淨化教育環境。

  寒假將至,中小學教師違規有償辦班補課等問題進入易發、高發期,市教育局決定繼續在全市集中開展中小學教師違規有償辦班補課專項整治行動,對違反規定頂風違紀的在職教師,一經查實,將按照省、市相關規定予以從嚴從重處理。

責任編輯:王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