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3日訊 近日,哈市遇酷寒天氣,室外最低溫已達零下三十多度,而環衛工人卻仍然堅守工作一線。21日,記者走近冰城環衛工,記錄他們寒冬低溫下的工作狀態。

防凍傷口罩裡墊餐巾紙。
21日7時,在哈市香坊區果園街附近,環衛工安淑秋正清理商鋪旁的石塊。嘴邊呼呼的熱氣順著口罩撲到眼睛上,睫毛一會就變白、粘在一起了,眼睛睜不開了,她摘下手套,用手把睫毛上的霜捂化擦乾,纔能繼續乾活。安淑秋說:『這些石塊都是車為了上人行道,放在這墊車輪的,天天清理天天還有,真希望市民能體諒我們。』
看到廣告牌上又出現小廣告了,她趕快拿出隨身的小鏟子和玻璃水,先用手把小廣告撕掉,因為戴著手套有的小碎紙片撕不掉,她就摘下手套,天氣太冷,手被風吹得刺痛,她不得不把手縮到袖口裡,只留出手指頭把小廣告撕下來,再用小鏟子把餘下的一點點摳下去,最後用抹布沾著玻璃水把廣告牌都擦乾淨。
此時安淑秋已經在外面工作快2個小時了,出汗後的熱氣在她帽子、口罩、睫毛上都結出冰花,整個人看起來像個雪人。她在附近找到一個可以休息的小飯店,從包裡拿出另一個口罩戴上,把換下來的濕口罩放回包裡。安淑秋說,口罩一般2個小時就得換一個,有時沒有口罩可換,她發現把餐巾紙墊到裡面也很管用,要不濕的口罩會讓臉很快就凍傷。
抵嚴寒穿16斤衣服 腳踩發熱鞋墊
21日上午,在哈市道裡區民安街上,道裡區清潔大隊環衛工周壯捂得嚴嚴實實騎著電動車,呼氣被風吹後在圍巾兩側凍成冰霜,看到地面的紙片垃圾,她仍能靈巧地用拾撿夾拾起。
『我們巡街保潔員每天要巡查34條街的衛生狀況,大約要騎五六十公裡,這幾天天太冷了,電動車電瓶很快就凍沒電了,一天得換兩塊電池。』周壯說:『我們每天騎車時間長,身體一直保持一個姿勢,得不到運動,產生的熱量少,要比一般的掃街環衛工穿得還要多,現在鞋裡放著發熱鞋墊,還得貼上熱貼,這些衣服就16斤。』
周壯戴著眼鏡,嘴上圍著圍巾,露出的面頰有些紅血絲,臉色微微發黃,但仍能看出她是個很年輕的環衛工。周壯說,她是1987年生人,大學畢業參加環衛工作5年了,她認為環衛工作雖辛苦,卻很踏實,是金子在哪裡都能發光。
社會的關愛讓環衛工覺得暖暖的
安淑秋說,這幾年她明顯感覺環衛工受人尊重的程度提高了,在大冷天裡,很多連鎖快餐店都歡迎他們進去休息,看到他們進來,不僅讓他們隨意找地方休息,還給他們端上熱水。有些臨街的小飯店,比如包子鋪、餅店等,成了他們定點臨時休息室,他們清雪後變得濕硬的手套、口罩、脖套,這些商家都允許他們放在店裡的暖氣上哄乾,還讓他們放心一定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