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3日訊 不注意保護個人隱私,隨意把自己的手機、身份證和銀行卡等重要信息透露給他人,結果莫名背了一身債。近日,龍沙警方破獲了一起詐騙案,將借用他人信息騙貸的嫌疑人孫某抓獲。
1月11日,龍沙區的龍女士和梁女士來到龍沙公安分局正陽派出所報警,稱兩人的支付寶稀裡糊涂地背上了貸款,龍女士被貸款9500元,梁女士兩次被貸款共計1萬元。原來,龍女士和梁女士是一家KTV的服務員。幾天前,同事的男友孫某找到二人,說要借她倆的手機完成任務。孫某是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員工,龍女士和梁女士以為孫某是要借她倆的名義關注微信公眾號,或者是微信投票,就按照孫某的要求,把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等都交給了孫某。後來,兩人發現她們各自的支付寶都產生了貸款,而貸到的錢款,都轉進了孫某的支付寶賬戶。
隨後,龍沙警方依法將孫某傳喚到公安機關。據孫某交代,他賭博欠了不少外債,沒錢還,就想到了借用他人名字貸款騙錢的主意。他拿到龍女士和梁女士的手機後,登陸她們的支付寶,再用她們的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進行貸款,之後悄悄刪除了發到兩人手機上的驗證短信。他將其中騙來的1.5萬元還了賭債。目前,嫌疑人孫某因涉嫌詐騙被警方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
民警提示:不要輕易將自己下載的支付寶、微信的手機交給他人使用,更不能將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信息透露給別人,以防被冒名貸款。此外,時下一些網絡貸款平臺,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幾個手機號碼即可完成一筆貸款,而這些貸款往往利率極高,卻將日利率、月利率、年利率等概念進行混淆,給貸款者造成好貸款、利率低的假象,因而市民對待網貸,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