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6日訊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鄉村裡更要發揮共產黨員的帶動作用。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如何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帶動示范作用?依安縣創新形式,在農村黨員家門醒目位置統一懸掛『共產黨員戶』標志牌,通過黨員亮身份,形成群眾看黨員、黨員看乾部的新風尚。
依安縣陽春鄉民利村黨總支書記劉永生當了13年的村裡一把手,他深感農村黨員普遍存在組織性不強、不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帶動作用的問題。為了改變這種風氣,2015年,他率先在民利村推行共產黨員亮身份行動,共產黨員戶門前多了一個招牌。『別小看這一塊招牌,黨員在亮身份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榮,同時也認識到責任。』83歲的葛永昌老人有52年黨齡,雖然年邁還是貧困戶,但他家的院落乾淨整潔。『鄰村過路的人到我們村自行車沒氣了,看我家有共產黨員標識,進屋求助,我家裡沒有打氣筒都給他借去。這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形象,村裡有啥集體勞動我都去。』
依安縣委書記李擁軍告訴記者,依安縣制定下發了《依安縣黨建促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了『貧困戶分組、黨員分帶』活動實施方案,依安縣全縣149個村3766名農民黨員在自家門外醒目位置掛牌亮身份,並做出了8個莊嚴承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帶頭宣傳政策,帶頭脫貧致富,帶頭服務群眾,帶頭扶危濟困,帶頭美化家園,帶頭共促和諧。』
一塊『共產黨員戶』的紅色招牌寫著基層黨員的『承諾』。在鄉村裡,這塊招牌便是一面旗幟。
責任編輯:彭佳麗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