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訊 『張桂蘭真是黨的好兒女,心裡一直掛念著老年人的冷暖,這棉襪套是她一針一線親手縫制出來的,滿滿的情誼將溫暖送到了我們的心坎裡。』日前,89歲的張桂蘭在紅星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將縫制的450雙棉襪套和50雙鞋墊贈送給了社區的老年人,領到棉襪套的獨居老人劉文清深有感觸地說。
第五糧庫退休工人張桂蘭有著近70年的黨齡,雖然退休多年,卻依然保持著共產黨員的本色。冬季來臨,考慮到紅星社區留守老人居多,她通過社區調查了70歲以上老人數量和性別,然後確定了棉襪套的大小和件數,最終,用了3個多月時間趕制出一批愛心棉襪套和鞋墊。
這已不是張桂蘭第一次捐贈愛心鞋襪了。老人年輕時艱苦朴素,心靈手巧,自家孩子的衣服、褲子都是她親手縫制的,不論鉤織還是縫補都極其出色,退休後對縫紉活兒依然樂此不疲。
最初還是2008年奧運會前夕,她突然萌發出一個特殊想法:縫制208雙嬰兒鞋,獻禮奧運會。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縫制,208雙精致的嬰兒鞋在張桂蘭的巧手中誕生。然而,『5·12』汶川地震發生了,於是老人滿懷悲痛的心情,將這些嬰兒鞋一次性捐給了災區。
2013年冬,張桂蘭做成82雙襪套送給公園路老年公寓的老人;
2014年和2016年期間,老人又先後到建華醫院婦產科、一廠醫院兒科、協育友好醫院兒科和產科、二廠醫院兒科,以及市第一社會福利院獻愛心;
2017年10月10日,張桂蘭為黨的十九大獻上一份厚禮,將她用一年多趕制出來的1600雙愛心小襪套和老人襪套,親自送到紅星社區居委會……
十多年來,張桂蘭捐贈親手縫制的襪套和童鞋已近9000雙,讓新出生的小奶娃們幸福地感受人間的第一份暖,讓公寓的老人們感受到人間別樣的大愛。
其實,張桂蘭並不富裕,一條床單補了又補用了10年,一件襯衣也是穿了10年,緊衣縮食的她卻每年拿出上千元用於社會捐助。
熟悉張桂蘭的老鄰居不無感慨地說:『老張啊,你把錢都用在了別人的身上,自己卻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吃著咸菜,你到底圖個啥呢?你不苦嗎?不累嗎?值得嗎?』張桂蘭笑著回答說:『我的錢花得值得,看著其他老人和孩子們的笑臉,我就很欣慰,我覺得活的很充實,無愧於黨和國家多年來對我的培養。』
雖然長年的針線活兒,讓張桂蘭老人的手指有些骨質增生,視力也大不如前。可當問她還想繼續獻愛心嗎?老人想了想說:『老了,家人不放心,自己也力不從心了,但每天看新聞,常和社區同志電話聯系,哪有困難我還會盡最大努力去支援的。』滄桑的臉龐,粗糙的雙手,展露出的是付出的艱辛,張桂蘭老人的身體已遠不如從前硬朗,但可以感受到,紅色的信仰在她的心間依舊燃燒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