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8日訊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巨大創造力是龍江全面振興的根本動力,要深入貫徹『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的重大要求,大力持續推動創新創業在各領域形成蓬勃局面。數據顯示,2017年我省實有市場主體210.9萬戶,是2012年的2.4倍,這正是我省激發全社會發展活力、大力推進全社會創新創業取得的顯著成果。連日來,代表委員們圍繞積極轉變思想觀念、精准服務培育更多市場主體等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科研人員創業生成更多市場主體留住更多寶貴人纔
在我省蓬勃發展的創業大軍中,科技人員、農民、大學生、城鎮轉移就業職工這四支創業隊伍迅速崛起,不僅在供給側生成了更多市場主體,而且為我省留住了更多寶貴人纔。全省通過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新成立科技型企業達10440家,累計吸引4.9萬餘人參與科技創新創業,其中本科以上學歷人纔達1.7萬餘人。
作為哈爾濱海能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省政協委員孫鵬飛在談起企業的技術、人纔與管理時,充滿了企業家的叡智與自信,這讓人很難想象,他曾是我省高校一名科研人員。孫鵬飛委員告訴記者,作為深圳海能達在全球建立的10個技術中心之一,哈爾濱海能達是除總部外效益最好的,2017年實現產值4億多元。
『這首先得益於黑龍江所擁有的人纔和技術優勢』,孫鵬飛委員介紹,公司現有軟件研發人員超過600人,而且絕大多數是黑龍江人,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生佔到1/3左右。『黑龍江人比較戀家,如果有足夠好的發展平臺他們非常願意留下,所以公司的員工相對穩定,這樣更有利於企業技術的沈淀與創新』,孫鵬飛委員笑著說。他的另一個秘訣就是精細化管理,他說,公司的理念是『招一流的人纔,靠一流的管理,做一流的產品。』也正因為如此,以哈爾濱海能達研發的軟件為支橕的PDT警用數字集群系統,在全國公安系統的佔有率達到了70%。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省將啟動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這讓眾多來自地市和科技界的代表委員充滿了期待。
農民創業勢頭正勁加大培訓增強本領
我省農村電商線上交易額超過120億元。農民創業人數達150萬人、創業純收入320億元。近三年平均增速分別為40.9%、42.4%。作為我省農民創業大軍中的一分子,省人大代表夏玉國見證了這一快速發展。
夏玉國代表是來自大興安嶺白樺鄉五岔溝村的80後農民創業大學生。家裡祖輩都是農民,他大學畢業後,又選擇回到家鄉,並被村民推選為興佳馬鈴薯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為了乾出個樣,他向一切可以指點迷津的人和書籍資訊學習,第一年他選擇了4個品種在試驗田裡進行小范圍試種,喜獲豐收。第二年,合作社帶領周圍農戶,將種薯種植面積由最初的300多畝擴大到1000畝。他制定了合作社培訓學習計劃,引導農戶借助互聯網查閱資料進行充電,並抽時間去農科所請教專家。如今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土豆種植的經濟效益連年上昇,農民也得到了實惠。目前,合作社農戶種植的馬鈴薯畝產最低可達2500公斤,售價最高達到了3.2元/公斤。夏玉國代表坦言,周圍經營馬鈴薯的農民越來越多,他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動,就需要進一步增強本領,對接更新的技術成果,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主動對接市場找銷路。
來自鄉村的省政協委員顏萍認為,鄉村農民創業最缺的還是帶頭人。她建議,相關部門搭建平臺培訓更多的農民創業帶頭人,帶領農民增收致富。
大學生創業搭建平臺精准幫扶
我省高校建立創業平臺527個,創業大學生由2014年的1543人增至16111人。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組數據讓來自我省教育界的省人大代表楊艷傑十分振奮。
楊艷傑代表建議,整合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進行整體規劃建設,創新托管參股等方式並復制推廣,推動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硬件互補、軟件協同、品牌統一,建立由企業家、投資人、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等全職或兼職創業導師的創業導師制,對創業大學生進行『陪伴式』幫扶指導。同時建立健全失業保險、社會救助與就業聯動機制,做好『兜底』保障。
來自香港商界的省政協委員蔡國良則建議,為大學生建立創業扶持體系,從課程培訓、企業孵化、平臺建設、融資支持、稅費減免、服務支橕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扶持,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他認為,大學生創業無論是在學生特征還是創業需求上都存有明顯差異,為此可針對不同層次高校制定不同政策,分類幫扶,精准服務;建檔立案,精准跟進,加強項目跟蹤管理。同時,可借助香港的國際平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纔。
城鎮職工轉崗創業資源型城市轉型新動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煤城、油城、林區等資源型城市要把農業、林業、生態等優勢資源與運用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相結合,搭建更多創業平臺,提供政策支持,推動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創新創業。
省政協委員王山來自鶴崗市一家石墨深加工企業。原本,王山是當地礦務局下屬的一家煤礦設備安裝企業負責人,2013年礦務局改制,王山便帶著40餘名下崗職工、困難戶和買斷職工,依托當地石墨資源創立了石墨深加工企業。『沒想到開兩會還可以遇到這麼多院士專家,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在「家門口」對接高水平的技術,進一步提高我們石墨產品的附加值。』身在科技、科協組的王山委員說。
來自科協系統的省政協委員陶福勝表示,省科協可以組織我省高校院所從事石墨深加工研究的院士專家學者,深入以王山委員的企業為代表的有技術需求的我省企業進行調研考察,幫助更多的企業對接新技術,並為企業加快發展出謀劃策。
代表委員們表示,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通過思想發動、典型引路、搭建平臺、政策支持,我省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一定會譜寫更加絢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