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大工匠』李輝(左二)與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攻關。
黑龍江日報1月31日訊 職工是企業的中流砥柱。作為擁有百萬產業工人大軍的老工業基地城市,哈爾濱市高度重視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為了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2016年開始,哈爾濱市總工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哈爾濱大工匠』評選活動。兩年來,選樹出28名『哈爾濱大工匠』,其中,來自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20名,佔總人數的71.4%。這些大工匠手握絕活兒,擅於鑽研,並在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方面做出著突出貢獻。
弘揚『工匠精神』為發展蓄積力量
『技能人纔是推動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哈爾濱市總工會從2016年啟動評選「哈爾濱大工匠」活動,就是要將「工匠精神」弘揚成為全市廣大職工的主體意識和主流精神,引導廣大職工學習工匠、爭當工匠,營造全社會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的濃厚氛圍,我們要把「哈爾濱大工匠」作為哈爾濱市總工會的一個品牌。』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黃玉生說。
據悉,2016年,哈爾濱市總工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首屆『哈爾濱大工匠』選樹宣傳活動,經過全市各基層工會申報推薦,通過審閱、篩選、聘請專家完成初評考察、綜合評定工作,從116名候選人中選樹出10名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為首批『哈爾濱大工匠』。據『哈爾濱大工匠』評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哈市總工會職工技術協作服務中心主任鄭學彬介紹,與2016年『哈爾濱大工匠』評選相比,2017年評選活動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高質量高標准、堅持考核標准精細化、堅持向一線職工傾斜、堅持職工群眾參與評選,覆蓋面進一步加大,推薦單位數量及候選人數量明顯增加,各區(縣)、企業重視程度明顯提高,一線職工仍為推薦主體群體,真正做到了重點在一線職工中推薦選樹『大工匠』,很多新技術、新產業等領域的單位也向組委會推薦了人選,使這屆推薦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有所上昇,還首次出現了5名女職工的身影。
『關鍵先生』技術上精益求精
實乾、創新、專注、執著、精益求精,這是『哈爾濱大工匠』所具有的閃光品格。作為技能專家、創新能手和技術帶頭人,28年來,哈電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葉片分廠銑工李輝的技術攻關和創新成果達110餘項,為工廠創效達2800萬元,擁有實用新型5項和24項國家發明專利,還有14項正在申請和審核。獲得眾多榮譽的李輝始終沒忘記作為一名葉片銑工的初心,『乾好葉片就是我們葉片銑工的本分,人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忘本。』工作中,李輝總是那個『關鍵先生』,一次又一次挺身而出,帶領著年輕同志加班加點,保質保量保進度地攻克一個又一個急難險重任務。一次,在某燃壓機組葉片加工攻關中,由於葉片采用K444高溫合金材料,價格昂貴,單只葉片就高達20萬元,而且硬度高質地脆,一不小心就會加工出裂紋,導致整只葉片報廢。面對這棘手難題,李輝主動擔責,連續幾個月無休,最終他總結出一套最佳加工方案,創造了加工中零報廢的奇跡。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哈一機集團焊接大師馮世毅更是通過刻苦鑽研練就絕活。手工焊接操作講究的是手穩,為了穩,馮世毅經常在家用手臂平端木凳,練習蹲馬步,手拿筷子進行氬弧焊填絲練習。在工作中,馮世毅不斷學習,並將所學理論紮實應用到實踐中。XXX車型輸彈架焊接後變形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哈一機集團車體分廠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分廠曾想盡各種解決方法都收效甚微。2017年公司又接到該項生產任務,馮世毅以其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依托,組成了專項攻關小組。馮世毅上手操作,反復嘗試,最終做出一整套符合實際生產需要的焊接改進方法,解決了焊後變形問題,每臺份節約經濟效益達萬餘元。此外,在重點軍品科研項目中,馮世毅負責的自行舟橋生產制造填補了國內高強度超大型薄殼車體焊接制造的空白。
名師出高徒為企業培養人纔
選樹『大工匠』的目的不只在於推薦選拔本身,更重要的是培育和弘揚『摒棄浮躁、堅守初心,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執著專注、追求完美』的新時代工匠精神,進而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技藝精湛、品格優秀的產業工人隊伍,為哈爾濱的全面振興發展匯聚力量。載譽無數的馮世毅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絕技、絕活傳給青年一代。以創新工作室為依托,馮世毅多次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和技能競賽活動,每次他都擔任理論和技能培訓老師。近年來,馮世毅先後培養焊接高級技師6人,焊接技師12人。
李輝堅信,只有廣大工人共同進步,纔能推進制造業提質昇級。2005年分廠成立的『李輝』學習小組,如今已是享譽龍江的黑龍江省李輝技能大師工作室。13年來,李輝帶徒多達35人,常年指導青工弟子參加省、市、廠級技能數控技能競賽並連續9年獲得第一名。工作室成員有600餘項技術創新成果,擁有43項國家專利,為企業創造了8000餘萬元的經濟效益。工作室累計培養出技師、高級技師達60餘人。
黃玉生說,市總工會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為指針,今後每年都選樹一批『大工匠』,力爭在全市各行各業實現全面覆蓋,從而帶領全市廣大職工學技術、練本領,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技工到工匠延展,讓更多的『金藍領』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