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為龍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綜述
2018-02-01 07:31: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1日訊 放眼龍江大地,文明之花悄然開遍城鄉、結出碩果——在2017年11月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省4座城市、117個村鎮、209家文明單位、8所校園受到表彰。

  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以創建文明城鄉為統領,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呈現積極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為全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了豐潤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 為龍江精神凝魂固本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價值是行為的標准。我省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為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發展注入新的能量,凝聚起龍江人價值觀領域的最大公約數。

  真正實現了『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

  近年來,全省各地始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落實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全過程,著力在結合、貫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無處不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村屯、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近年來,全省廣泛開展以『引領風尚·鑄魂龍江』為主題的核心價值觀『六進』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送到百姓身邊、送進大家心坎裡,增進了人們對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知。

  ——引導群眾強化自身修養,提昇道德境界,深入開展『德禮滿龍江』文明禮儀達標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使全省崇德向善、知禮守義的道德風尚日益濃厚。

  『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省結合社會實際和各個行業特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織了一張覆蓋各行各業的網絡。

  ——直面誠信缺失問題,深入開展『誠信共同堅守行動』,廣泛開展誠信家庭、誠信企業、誠信主題公益廣告宣傳,配合相關部門推進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機制建設,打造『不願失信、不敢失信』的社會環境。

  ——為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得見、摸得著、離得近,我省大力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網等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增強群眾文明意識,推動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而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益成為龍江人共同的價值追求,成為奮發向上、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從城市到鄉村 文明創建的腳步一刻不停歇

  全國文明城市一直被視為最具價值的『城市名片』,也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辦正式公布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獲獎名單,我省伊春、哈爾濱、大慶、綏芬河四個城市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文明,始終是城市的底色。幾年來,我省既注重從戰略高度做好頂層設計,又切實結合地方實際開展『接地氣』的文明建設活動,讓城市文明特色不斷擴展,在全省打造了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文明城市典型。而城市的管理者們,則把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環境不斷優化、城市品位不斷提昇、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作為工作主動追求的目標並矢志不渝地為之努力。同時,省文明辦還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協調相關部門實施環境集中整治行動,不斷改善城市環境面貌。與省住建廳聯合開展『四季』環境整治行動,重點加強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老舊小區鄉鎮村屯的環境整治。近年來,全省各地先後出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人員580餘萬人次,動用車輛機具50餘萬臺次,清理生活垃圾近4000萬噸,城鄉環境明顯改善。

  『黑龍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是寫在大地上的。』這是中央文明辦在我省調研時,對我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評價。近年來,我省堅持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以『三個美起來』和我省《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的『六美』為目標,協調各有關方面,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檔昇級,讓一個個村鎮既有『顏值』,更突顯了『氣質』。

  為使文明之花開遍龍江大地,我省在堅持實施城市文明達標、鄉村文明提昇中,更強化『細胞支橕』,組織各地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文明窗口等創建活動,激活創建文明城市的每一個『細胞』,使創建活動內外兼修,『裡』『面』並重。

  志願精神薪火相傳 引領社會文明邁向新高度

  偉大的時代總有令人們崇尚的精神坐標,激勵人們朝著文明進步的方向執著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志願服務工作傳承並昇華著雷鋒精神,從倡導『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助人為樂社會風氣,到『讓志願服務成為生活時尚』的崇德向善引領,無不彰顯大愛與奉獻的情懷,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並肩前行,引領社會不斷邁向新的文明高度,形成了志願精神薪火相傳的可喜局面。

  頂層設計開拓志願服務新格局。近年來,我省發揮志願服務工作基礎紮實的優勢,大力探索創新思路和推廣模式,自2011年初開始,開發並運行黑龍江省志願服務人庫系統(目前定名為智慧志願支持系統),設計並推行志願服務全新領導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2012年,省人大重新修訂《黑龍江省志願服務條例》,明確『縣級以上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機構負責規劃、指導、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志願服務活動』。2015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志願服務工作的一系列要求,更加具化了開展志願服務工作的操作性,打造了志願服務工作新格局。

  過去,許多人對志願服務認識片面,認為只有打著紅旗去敬老院、孤兒院慰問,走上大街打掃衛生等形式的活動纔是志願服務,導致志願服務活動表面化、形式化。近些年來,我省各地積極探索由社區、服務隊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依托智慧志願支持系統發布活動信息,讓有時間、意願和能力的志願者自主報名參加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得到被幫扶群眾和志願者的一致認同。2011年全省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只有503項,而近年來每年達到35.65萬項。由於這些服務活動都是基於群眾實際需求、志願者樂於參加的前提,使這項工作具有原動力,逐步實現了常態化。去年,我省作為唯一發言省份,在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座談會上作了『搭建三個平臺,大力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制度化』經驗介紹。

  如今,廣大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發揮著愈益深刻的影響力,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聞名省內外,為黑龍江形象增光添彩。這些優秀志願者集體和個人,通過身體力行,生動闡釋了志願精神的內核,也為我們這個時代增添了高度,為我們的社會增加了溫度。

  翹首未來,我們正在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而精神文明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新時代展現新的精神面貌,我省精神文明建設正在不斷激發內在力量,為龍江兒女砥礪前行提供有力的思想引領、精神支橕,構建起現代化新龍江的精神坐標。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