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5日訊(記者孫英鑫 編輯彭佳麗)塔河縣,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這裡屬於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天最低溫度達零下45.8℃。
每天,有10趟經由塔河站的旅客列車要在這裡停靠進行上水作業,由於這裡是中國最北的列車補水車站,因此這裡的列車上水員被稱為『最北上水員』。
塔河站列車上水員實行兩班倒工作制,每班2人,每人每夜要給10趟列車進行上水作業,包括多趟夜間23時至早上6時期間列車,上水員每日要來回拖動20米長40多斤重的上水管上百次。
在寒冬的夜裡,上水員的作業極為艱苦。後半夜室外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上水員最長時在室外工作需半個小時,給一趟列車上完水,他們已是滿眼霜花、一身冰。今年49歲的劉海濤在車站從事上水工作已經15年,為了應對嚴寒,劉海濤准備了多副手套和3條厚棉褲,用他的話說,棉褲厚得蹲下都費勁,脫下來能立住。

等待上水的列車。東北網記者 孫英鑫 攝
每趟列車到達前,劉海濤和同事要提前出場,對上水設備進行檢查,列車停穩後,他們需要立刻拖動上水管進行上水作業,在有限的列車站停時間裡,劉海濤必須一路小跑為列車上水。

劉海濤的衣服結成『冰甲』。東北網記者 孫英鑫 攝
『天越冷,車上越需要水,我們是最後一站加水,一定要足量。上水時水濺一身是常有的事,水濺到身上形成硬硬的「盔甲」,像套在身上的木樁子,』劉海濤揚起有些凍僵的臉笑著說,又指指身上已被凍硬的作業服。『天冷,車廂注水口常常結冰,上水管易打滑發生掉管現象。有時手套被水打濕凍硬拿不住上水管,只能徒手作業,有時手與注水口接觸時,手指肚拽掉一塊皮,鑽心地疼』。

最北列車上水員冒著嚴寒在室外工作。東北網記者 孫英鑫 攝

用暖氣把被水打濕的手套烘乾。東北網記者 孫英鑫 攝
馬上就要到春節了,劉海濤已經記不得自己有多少個年三十兒,因為需要堅守崗位,沒能回家和妻兒團聚了。『上班就乾好這一天,不考慮什麼年節了』劉海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