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天氣出行
搜 索
哈爾濱:回家路,處處見智能
2018-02-06 07:18:3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狄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6日訊 隨著春節的臨近,一年一度的春運再次拉開大幕。無論多遠,離家在外的人們都要踏上回家的路。而2018年的春運之路,開啟的是一段全新的『智能』體驗。很多人告別售票廳的通宵排隊,遠離候車室裡的嘈雜擁擠,智能化元素正在開啟春運的嬗變之路。哈爾濱火車站大數據顯示,使用非人工方式辦理購票、取票的人數已經佔總業務量的65%至70%左右。購票、進站、乘車,一個個新科技的應用、大數據的收集,讓旅客的腳步更輕盈,讓回家的旅程更有溫度。

  電子支付領跑購票方式 車上售票開啟下段旅程

  在春運中,購票無疑是回家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一張小小的車票,承載著無數家庭團圓的夢想。

  『掃碼正在處理,請勿離開,驗證有效。』這個提醒來自自動售票機人機對話。今年鐵路部門在現金支付、銀行卡支付、支付寶支付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微信支付,人機對接方便購票。

  哈爾濱火車站售票車間主任鄭學晶告訴記者,現在使用微信的人越來越多,微信支付也被更多的旅客認可,使用微信不僅可以買票,我們還在每個人工售票窗口都擺放了查詢餘票的二維碼,購票旅客可以先掃碼,快速查詢所乘方向的餘票,確定有票後再購買。

  在哈爾濱火車站,記者看到,車站在售票大廳設置了19臺自動售取票機,負一層臨時售票處設置12臺自動取票機。而機器前排隊的旅客明顯多於人工窗口。鄭學晶說,今年,電子支付繼續領跑各大支付方式。

  當人們體驗著多種多樣的購票方式時,今年新增的車上售票服務正帶給中轉換車旅客更多便利。哈爾濱客運段副段長鄒鵬告訴記者,哈爾濱客運段終到哈站和哈西站的19對直通列車、37對動車組列車都新增設了在車上購買接續列車車票服務。以往,中轉旅客需要下車後再購買下一段列車的車票,並且重新安檢進站。今年春運,旅客可以通過列車上的專門設備,查詢是否有票後,在車上直接購買下一段列車車票,智能支付方式同樣適用。購票後,通過專門的通道,無需安檢直接候車。

  辦證進站都可『刷臉』 人臉識別開啟自助模式

  2017年,『人臉識別』無疑是最熱門的關鍵詞。如果你還在遺憾沒有零距離接觸這項科技,今年春運一定會滿足你。

  在哈爾濱西站售票大廳內,大學生李曉萍站在一臺機器前,輸入身份證號碼、等待機器采集圖像,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就拿到了打印好的臨時身份證。哈爾濱西站副站長鄭克順告訴記者,這是車站首次啟用的自助式臨時身份證打印機。每年都有很多旅客到車站後纔發現找不到身份證。一般情況他們需要去售票窗口,人工完成制作臨時身份證,但辦理時間長,手續繁雜。使用這臺機器,旅客只需要輸入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再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即可完成臨時身份證的打印,所用時間是人工窗口的五分之一。服務開通以來,每月平均為旅客打印臨時身份證6000餘張,極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

  為了使旅客安檢進站候車更加快捷,哈爾濱火車站、哈西站在安檢口共設置10臺人臉識別安檢設備。旅客不必再像以前一樣拿著身份證、車票經過安檢人員進行實名制查驗,而只要將車票、身份證插入車票識別口,將臉部對著安檢儀的面部識別區照一下,3秒即可完成實名驗票程序。

  除了以上的『人臉識別』,哈爾濱火車站還在車站衛生間內設置了『人工智能廁紙機』,旅客可通過『刷臉』方式,10分鍾內自助免費獲取廁紙一次,既滿足了旅客如廁需要又避免用紙浪費。據介紹,每天有3000人使用廁紙機取紙。

  『互聯網+』帶來便捷 臨客背後體現大數據分析

  什麼方向的什麼車次需要增加無座客票?節日前後哪些方向的車次需要增開列車?這些需要提前做好預測研判的問題也能通過售票數據得到相對准確的解答。通過鐵路部門的客運營銷輔助決策系統,工作人員可以隨時分析每天各次列車的購票數據,分析結果對於服務人們的出行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

  鄭學晶說,現在我們每天隨時查看各次列車的購票數據,每隔一個小時就要公布信息。根據春運期間的客流,我們會及時分析出哪個方向會突增或猛漲,像今年,我們分別增加了大慶、北京、大連這些方向的臨客,節後去往北京、青島、廣州、大連這些熱點地區,我們會根據客流,向集團公司及時申請加減掛車。

  中鐵哈爾濱局集團公司客運處副處長孫立宏告訴記者,全路客票系統具有預測分析的輔助功能。車票的預售期是一個月,所以可以提早知道哪個方向客流多,哪個方向車票需求大,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加掛列車。

  『互聯網+』也正帶給人們越來越多的便捷服務。孫立宏說,我們為旅客增加了互聯網訂餐服務,到達可訂餐車站前一小時,通過12306網站下單訂餐,餐食將及時送到每位旅客手中。通過掃碼了解天氣信息。高鐵WiFi在有些車輛逐漸開始啟用,預計年底前可達到全覆蓋。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回家』——東北網2018年春節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