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上午10時左右,王某等54名農民工來到大慶市高新區人民法院領取大慶一公司拖欠他們四年之久的血汗錢。拿到案件款後,這些農民工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並對主審法官的高效辦案紛紛給予了點贊!
據悉,原來在2013年年初,王某帶領同村的53名鄉親一起來到了大慶一工程公司打工,主要從事土建、裝飾等工程類體力工作。然而,辛苦大半年,乾完工程了卻未能如願領到自己工錢,即便多次催要但仍然無濟於事。無奈之下, 54名農民工紛紛到相關部門尋求救濟,並最終到勞動部門申請仲裁。後因不服勞動仲裁,他們又於今年年初一同到大慶高新區法院訴訟,要求被告工程公司支付拖欠他們的工資。
案件受理後,主審楊傑等法官第一時間仔細查閱了全部案卷,並很快發現這起系列案是典型的涉民生案件,而且他們大都來自千裡之外的江蘇,背井離鄉來大慶務工,無非就是為了謀生,可結果竟然落了個一場空。其認為這起系列案件具有高度敏感性,尤其是臨近年關,處理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引發社會不良效應。
為讓這些農民辛苦不流淚,能盡快拿到辛苦的工錢,楊傑法官第一時間啟動了調解程序,主動找雙方當事人調量事實,進行調解,以此縮短審理期限。但因被告方企業認為這些民工的工作量具有很大水分,並對所拖欠的勞務費不予認可,而且爭議較大,並聲稱公司沒錢,從而致使這起系列案件調解工作陷入了僵局。
此後,主審法官楊傑分別與勞動仲裁部門、勞動監察局進行溝通,進一步了解這起系列案的案情,盡力尋找爭議糾紛的關鍵突破點,並獲悉被告單位有一筆50餘萬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
這一消息,讓主審法官看到了案件的突破口,於是決定將案件委托給勞動監察局調解組織,並與其一同對被告做思想工作,對案件雙方當事人進行再度調解。
1月31日,雙方當事人在區勞動監察局工作人員和主審法官共同調解下,雙方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由被告於2月2日前到法院一次性給付54名農民工勞務費共計35.87萬元。
54名農民工拿到他們辛苦錢後,紛紛豎起大拇指,並寫下撤回起訴申請書。
為不影響農民工回家過年的好心情,主審法官楊傑快速制作撤訴裁定書,當即送達,從而避免當事人再次往返法院領取文書,故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春節臨近,為保障農民工能及時拿到工資,歡歡喜喜過大年,大慶高新區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線,主動積極作為,開闢辦理涉農民工工資案件『綠色通道』,在做到快立、快審、快結、快執的同時,還不斷地加強與銀行、監勞動監察、工商、稅務、國土、房管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進一步健全聯動機制,形成打擊拖欠工資老板和企業的合力,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