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海外中國留學生訴心聲:春節將至 失落感也來了
2018-02-08 07:51: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張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春節將至。在國內,學子已進入假期。國外學校的節假日與國內不同,所以大多數海外學子並沒有條件回家過年。眼看著家人們團聚在一起、朋友們相約著見面,而自己卻遠在異國他鄉,不少學子心中生出了深深的失落感。

  獨在異鄉失落感普遍存在

  當被問及『春節怎麼過』時,大多數受訪的海外學子都表現出一種回不了家的失落感。在西班牙奧維耶多大學留學的劉嘉瑞說:『在國內時,我從小到大都是和家人一起過春節,如今已經有兩年沒在家過春節了。春節將至,看到朋友們在朋友圈裡分享各自和家人在一起為迎接春節而忙活的時候,我心裡還是挺失落的,也會很想家。』

  紀夢茹就讀於德國哥廷根大學,她非常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特別是春節。在國外留學已經一年半了,她一直沒能回家過年。自認為是『吃貨』的她,因不能和家人一起度過一個有說有笑、開懷大吃的春節而備感失落。『除夕的時候我會和家人視頻,但是因為大家要忙著准備年夜飯,通常沒說幾句就匆匆結束了視頻,這時心裡還是會有些難過。』紀夢茹說。

  為了彌補春節回不了家的遺憾,紀夢茹計劃著與好友結伴出行。

  春節不能回家,除了學子有失落感,家長因孩子過年不能回家團聚,心裡也不是滋味兒,但是大多數父母都不願意給孩子傳遞負能量。王嘉暘在加拿大多倫多上大學,她媽媽說:『每次過節,我和她爸爸看著空蕩蕩的家還是挺失落的。和女兒聯系的時候怕她想家,一般都說一些開心的事兒。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流眼淚,就趕快把攝像頭對著她爸爸,只想把自己開心的一面帶給女兒。』劉嘉瑞每年除夕也會和家人視頻,他說:『從鏡頭裡我能看到家裡熱熱鬧鬧的場面,雖然不能跟家人一起過年,但是看到他們開心,我心裡也美滋滋的。家人們會在視頻裡搶著跟我說話,每次聽到他們說「你在外面要好好的,不用擔心我們,家裡一切都好」的時候,眼淚就會在我的眼眶裡打轉。』

  相約好友驅散失落感

  『在西班牙過年雖然不如在家那麼溫暖熱鬧,但好在有中國小伙伴,可以相約一起過年,失落感不會那麼大,比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要好很多。』劉嘉瑞說,『過年的時候,在西班牙的中國好友會聚在一起,要麼在家做飯,要麼外出聚餐。大家在一起做年夜飯、玩游戲、看春晚,過年的氣氛還是很濃的。』

  劉嘉瑞(右一)聚集了一批好友,准備在除夕夜吃火鍋慶祝一番。

  去年除夕,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留學的胡玉卿就和3個小伙伴一起比賽包餃子,看誰包得最好看,吃起來最美味。『以前在家過年時,我跟我媽學了如何調餡,所以那天我包了三鮮餡的水餃,一出鍋就被搶光了,大家都說特別好吃。』胡玉卿非常自豪地說。

  與劉嘉瑞和胡玉卿一樣,很多受訪的海外學子表示,除夕夜一般會和兩三個好友一起度過,大家聚在一起,春節過得也很充實。除了包餃子、吃年夜飯,也有學子會湊在一起學習、准備考試。『在加拿大,聖誕假期一結束,新學期就開始了,一般到中國快過年的時候,也是學業壓力很大的時候,要准備很多場大考試,還要寫作業。所以我們過年期間經常會聚在一起學習,累了的時候還可以相互激勵。學著學著時間就過去了,過年回不了家的失落感也就變淡了。』王嘉暘說。

  參與集體活動展示文化風情

  現在,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昇和留學生數量的增加,在海外慶祝中國春節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在我們學校附近,有一個中餐廳,老板是中國人,除夕夜他會邀請我們中國留學生到餐廳吃年夜飯,我們也會提前過去貼對聯、掛燈籠、貼福字,營造春節的氛圍。在除夕夜,老板的父母會包很多餃子,還會給我們發紅包,這樣過春節也算年味十足,感覺跟在國內過年差不多。』王嘉暘說,『在尼亞加拉大瀑布,過年的時候會有免費的音樂會,學校社團也會舉辦華人春晚,聽說今年請來了兩個國內的明星,我和幾個小伙伴好不容易搶到了門票,准備到時候去看看。』

  舉辦迎新春活動,除了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了娛樂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中國文化。劉嘉瑞說:『春節期間,我們學校會組織中國學生在校門口擺攤賣吉祥物、春聯、燈籠,還有很多中國小吃。這時我一定會去逛逛,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除了中國留學生以外,還有很多當地人也去逛。每當有外國學生問我中國春節的習俗時,我都會特別自豪地向他們講述中國傳統節日的故事。屆時,學校裡的華人社團還會開設一個學習班,教外國學生寫春聯、做燈籠、包餃子等,外國學生因為好奇,會很踴躍地參加。去年有一位西班牙的女同學參加完活動後,還把自己包的餃子帶回了家,他們一家人品嘗了餃子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隨後特意報了一個旅行團,准備到中國去看看。』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