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市松北區多軌並行優化教師隊伍
2018-02-08 15:14:1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李愛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李愛民 攝

  黑龍江日報2月8日訊 2017年12月4日,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對張佰通來說卻意義非凡。他成為了一名帶編制教師,並擁有了自己的『車』和『房』。『通勤車和公寓讓我享受到了有車有房生活,沒有了後顧之懮,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張佰通興奮地說。張佰通的『車』和『房』,是松北區為吸引師資力量采取的多項措施之一。近年來,針對教師隊伍『不足』『不優』『不活』的瓶頸問題,松北區采取招、引、聘多軌並行機制,優化、活化教師隊伍。單身公寓、免費通勤車、全市最高的班主任津貼……作為哈爾濱新區的核心區、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伴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松北區對人纔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政策優人自來

  『針對城鄉跨度較大,區域教育資源不均衡,師資力量參差不齊狀況,松北區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在教師管理上「先行先試」。』松北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連印說,該區打破『按校定編』的傳統管理方法,實行教師編制全區『統一核編、動態管理』,推動教師合理有序流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區域內教師資源在學科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等方面的優化配置和動態調整,逐步縮小松北區校際間差距,提昇薄弱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此,松北區教育局、編辦、財政局、人社局等相關部門還建立並完善《松北區教師聘任管理和退出機制實施方案》、《松北區校長教師交流工作實施方案》、《松北區學校崗位竟聘工作指導意見》等配套措施。不僅拓寬了教師准入門檻,而且解決了教師關心的職稱評定問題。

  2013年,家住阿城區平山鎮的張佰通從哈爾濱師范大學數學系畢業,加入了『三支一扶』大軍,結束後開始找工作,看到松北區對教師管理相關的配套政策,他決定到松北執教,又擔心工資不夠租房的,上下班路遠費時費力。正猶豫時,老同學的一個電話讓張佰通吃下了定心丸,『來吧,松北現在有教師公寓,還有免費通勤車。』上班第一天,當張佰通走進其就職的松北區對青山鎮中心小學時,高聳的教學樓、柏油操場、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更堅定了他的選擇。『學校基礎設施沒的說,區裡優師待遇也很給力,報道當日僅憑一封校長介紹信,就順利住進了教師公寓。』

  環境好人自留

  2016年,七臺河市的陳艷艷從重慶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她想回到離家近些的城市,松北區招臨聘教師,便申報並成功獲聘,被分配到哈爾濱第88中學。她說:『剛到松北時,交通不方便,一心想走。但2017年4月,區裡為教師提供公寓和免費通勤車,從公寓到學校僅需10分鍾。』陳艷艷嘗到了甜頭,她決定留在松北區,並成功入職哈爾濱市第十中學。作為班主任,陳艷艷每月還有260元的班主任津貼,此項津貼為全市最高。

  哈爾濱市萬寶小學美術教師袁嘉遠有著與陳艷艷類似的經歷。『我家是雙鴨山的,剛到松北工作時,挺不方便的。』袁嘉遠說,未入駐教師公寓前,她租的房子,每月3000多元;每天開車上下班,油費也要五六百元,工資難抵生活開銷,父母還要給貼補。談及現狀時,陳艷艷笑容滿面,『公寓一個月纔150元,拎包入住,通勤車定點定時接送,盡享專車待遇。』

  想教師之所想,解教師之所困。2012年,松北區將班主任津貼由每月人均14元提高到每月人均260元,津貼標准在哈市處於領先地位;2013年,松北區年均投入123萬元開通農村學校教師免費通勤車,解決了農村教師通勤難的問題;2017年投入570餘萬元建設教師公寓,又開通了城市學校教師通勤車,實現了教師通勤車城市、農村學校全覆蓋。

  搭平臺提素質

  優師待師同時,松北區還注重教師專業素質提昇。『現在業務培訓多了,與名校交流機會也多了,自身能力提高很快!』陳艷艷說。據悉,為了提昇教師專業素質,松北區在繼續教育網年均投入85萬元進行全員教師遠程通識培訓,目前全區95%的教師每人完成了240多學時的網絡研修培訓。松北區財政投入28萬元購置了智能高速圖像掃描閱讀機,實現了網上閱卷;投入200多萬元,購置了視頻教研會議系統,為促進城鄉交流提供保障;松北區財政每年設置專項資金用於農村薄弱學校、教學點的網絡建設,加大網絡設備、帶寬增容、視頻錄播教室和網絡視頻互動平臺等基礎建設。同時,全力實施『三名優』培養工程。依托杭州上城區、北師大、東北師大建立校長、骨乾教師培養輪訓基地。同時,有計劃外聘課改專家入區、入校開展新教法、新理念、新技術專項培訓,使教師素質實現了大幅度提昇。

  此外,松北區拓寬引進人纔的『綠色通道』。截至2017年年底,松北區已招聘、臨聘新教師751人,引進特級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市級以上骨乾教師23人,碩士研究生48人。以哈爾濱市第十中學為例,近年來,該校引進招錄聘用25名教師,其中骨乾教師2人,研究生學歷15人,免費師范生1人。為了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該校與哈三中、哈九中等名校建立雙走進合作體,與全國名校蘇州十中、成都華西中學等合作共建,分期分批派教師學習。

責任編輯:楊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