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多措並舉溫暖春運回家路 做好航空運輸服務保障
2018-02-11 09:00:48 來源:中新網  作者:蘇宸軒 記者劉錫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11日訊 為做好春運航空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牡丹江機場秉承『真情服務』理念,以旅客出行安全、順利、舒適為目標,不斷創新服務舉措,提昇旅客滿意度、獲得感,讓這座運行了30多年的老支線機場煥發出新的生機。

  首乘引導,『紅馬甲』讓回家更順暢

  進入機場候機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身穿紅馬甲的機場服務人員,這也是牡丹江機場針對初次乘機旅客推出的首乘引導員。

  當年『闖關東』使牡丹江地區和山東地區緊密地聯結在了一起。隨著牡丹江機場的發展,到山東地區的航班越來越多,佔據了牡丹江機場航線網絡的『半壁江山』,讓『闖關東』的老人回老家更加便捷。但很多老人不知道怎樣換取登機牌,不知道去哪安檢。『紅馬甲』首乘引導服務便應運而生。他們可以解答旅客關於乘機出行的相關問題,全程引導第一次坐飛機的旅客辦理乘機手續,直到他們登上飛機。

  流程再造,分艙位登機更有秩序

  建成於1988年的牡丹江機場候機樓,只有國內出發和國際出發兩個沒有廊橋設施的登機口,已無法滿足如今快速增長的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的使用需求。每次登機時,旅客要在登機口排起長隊,進入機坪後又要在客梯車下排隊上飛機,寒冬酷暑,風吹日曬。

  因此,牡丹江機場把國際大機場的經驗帶了回來,因地制宜,研究出一套分流登機的辦法。對登機口進行了簡單改造,讓登機口的一條通道變成了四條:第一條通道為軍人、頭等艙、金銀卡和抱嬰兒旅客通道;另外三條通道則按照旅客座位號排為後艙、中艙、前艙登機通道,同時在每條通道上方設置了顯示屏,提示旅客。登機時,服務人員會組織四條通道依次通過,擺渡車輪番運送旅客到飛機下。通過此辦法,拉開了旅客登機間隔,縮短了旅客在登機口和飛機下的等候時間,同時也解決了上飛機後在過道擁堵的問題,整體縮短了旅客登機時間,旅客登機更加順暢、有序。此舉也得到了很多旅客和多家航空公司乘務人員的認可。

  一舉多得,分流進港效果顯著

  牡丹江機場進港行李廳原為一個整體,有無托運行李的旅客混雜在一起,在出口處核對行李牌,容易產生擁堵。牡丹江機場積極想辦法,改造流程,在進港廳行李廳設置了無托運旅客快速通道,航班達到時,旅客能快速分流。

  此舉既能滿足旅客快速進港和親友盡快團聚的願望,解決了行李廳出口擁堵問題,同時提高了行李員核對旅客托運行李牌的效率,降低了漏檢率,特別是在多個航班同時進港時,效果更加明顯,可謂一舉多得。

  方便旅客,自帶食品有處食用

  乘坐飛機的旅客總會提前到達機場,有時連飯都吃不上,因此他們會帶一些食物在機場食用,但是在排椅上就餐既不方便,包裝袋等廢棄物來不及扔掉也會影響環境。

  牡丹江機場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專門設置了旅客自帶食品就餐處,放置了簡易餐桌,安裝了多功能飲水機,方便旅客使用。旅客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餐桌旁進餐,又不用到處尋找垃圾箱扔掉包裝袋,還方便了機場保潔員定時集中清理垃圾。

  多功能飲水機、手機充電樁、母嬰候機室等一項項服務設施和服務措施相繼建立起來,在有限的空間內,用有限的條件,科學地挖掘最大的服務潛能,讓每一位出行旅客倍感安心、舒心、放心,用心做好『真情服務』。

  通過這些服務新舉措,牡丹江機場疏通了進出港流程的關鍵環節,讓整體運行更順暢,服務質量進一步提昇,受到了廣大旅客的好評。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