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1日訊 寶清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一產抓融合、二產抓提昇、三產抓拓展』的思路,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態勢。2017年,預計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6億元,同比增長7%;公共財政收入完成4.21億元,同比增長1.6%(可比口徑);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5億元,同比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9.7億元,同比增長9%。
糧食產量實現『十四連豐』突出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努力把農產品精深加工做成第一支柱產業,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市場和消費需求為導向調整種植結構,調減玉米種植面積77萬畝、其他作物種植面積5.3萬畝,增加水稻種植面積2.3萬畝、大豆種植面積80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20億斤以上,品質、收益均好於上年,實現『十四連豐』,被評為全國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
寶清·東北農業大學南瓜籽精深加工研發中心掛牌成立,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優質水稻研發中心項目進展順利,完成60個水稻品種良種繁育實驗,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准化水平不斷提高。大力推行綠色有機農業生產方式,落實『三減』示范基地53個26.2萬畝,建成『互聯網+農業』高標准基地20個10.2萬畝,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在全省率先通過『雙認證』。
圍繞打造『中國北方富硒食品之都』目標,建設富硒作物種植基地100多個30萬畝,從事富硒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的企業發展到70多家,初步形成富硒水稻、富硒大豆、富硒雜糧、富硒木耳四大富硒產業。制定『寶清縣富硒產品』專用標志和防偽標識,打造了『冷泥』『稻姬』『禾樂田園』等一大批富硒品牌,富硒產業經濟效益達9億元。
全力推進萬裡潤達150萬噸玉米深加工、新興大豆休閑食品加工等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快速推動農副產品從『原字號』向『食品級』發展延伸。注重引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化發展,培育國家級示范社3家,省級示范社4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家。
工業經濟平穩上行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重點圍繞『煤頭電尾』『煤頭化尾』,著力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9.3億元,同比增長6%。
積極推進煤礦整治整合,9處煤礦復產開工,煤炭產量120萬噸,同比增長48.7%。搶抓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步伐』的歷史性機遇,全力促進神華項目『兩快、兩擴、兩啟動』戰略部署落地,神華國能2×600兆瓦電廠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5%,寶清電廠至七臺河慶雲變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寶清段建設任務順利完成,經濟開發區熱電聯產項目開工建設。
寶清縣成功入選全省15個玉米乙醇燃料項目建設布局地點。全年共推進實施重點產業項目27個,中順萬頭肉牛養殖、鼎翔物流儲運等25個項目開復工建設,開復工率達92.6%。在第二十八屆哈洽會上簽約合同項目4項,簽約額56.8億元。全年共實施運作招商引資項目29項,實際利用省外資金30億元。
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堅持以發展電子商務為抓手,努力繁榮現代服務業。服務業增速持續高於一產、二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40%。
依托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新農大市場,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電子商務支橕體系不斷健全。成功引進阿裡巴巴農村淘寶、京東商城寶清特色館等知名電商平臺,自主開發建設寶清特產網、寒疆硒谷網、農民之家手機營銷平臺3家本土電商平臺,中國紅小豆產業網、中國白瓜籽產業網2個全國性大宗交易電商平臺建成運營。主動對接黑龍江大米網和新華網中國電商基地『惠民商城』,吸進帶動30多家龍頭企業和合作社開展網絡銷售,全縣開展電子商務的實體企業發展到50多家,注冊登記的電商公司達到31家,各類活躍網店500多家。完成6個鄉鎮農村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成立交郵星物流公司,切實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裡』。預計全年上行包裹達到56萬件,同比增長33.3%,農產品上行交易額達到2100萬元,同比增長37.5%。
積極融入『龍江絲路帶』建設,成立黑龍江省白瓜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顯著提高。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中慶白瓜籽加工園新增5條萬噸白瓜籽生產線,龍江農資市場完成電力增容改造,新農大市場果蔬交易大廳建成投入使用,並配套建設冷鏈物流項目,各類專業市場主體功能不斷完善,地方企業、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民營企業發展到1600多家,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2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