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 (記者 孫英鑫) 在小興安嶺東端,有一座人口僅2萬人的小縣城烏伊嶺,因為一直沒有修建高速公路,人們出行大多會選擇鐵路。
每天始發烏伊嶺的三趟列車中,有一趟往返於佳木斯市的6272/6274是21點22到,第二天早上5點16從烏伊嶺站准時出發的,這趟列車也是當地的百姓去往佳木斯的唯一一趟列車。

大山裡的春運『守夜』人。

檢查機車。
冬天的烏伊嶺因為氣候條件的影響,夜間的室外溫度經常達到零下40度,6272次列車的機車每到達烏伊嶺站,都需要在這裡度過一個寒冷的夜晚。
2018年2月11日,6272次列車緩緩的駛入烏伊嶺站,當班的打溫司機石西志和往常一樣,早已經等候在站臺。在和職乘的司機交接完畢後,夜間守護列車的工作就正式開始了。

開在大山裡的列車。
因為烏伊嶺站內有坡度,所以做好防溜措施也是工作中的一項重點,擰緊手制動機、塞鐵鞋做好止輪是必須的。再仔細檢查機油、燃油、冷卻水系統都沒有凍結,最後檢查一下機車上的備品有沒有缺少的,一套程序下來怎麼也要一個小時。

塞好『鐵鞋』,防止列車溜滑。
石師傅介紹,現在使用的機車總風缸在低溫下,經常會出現緩霜水,如果不及時排出整個制動系統都將失去作用,所以每隔半個小時都要下車檢查。
室外氣溫達到零下20度時,機車是不停機的,也就是說這8個小時機車都在待機狀態,所以他們每隔一個小時還要對全車進行檢查。在站內停車的8個小時裡,夜深人靜,所有作業都是一個人單獨完成,沒有換班,不能離崗。對於石師傅來說,坐下來看著儀表盤的數據就是休息,最難熬的莫過於寂寞。

夜間需要多次到寒冷的室外檢查機車運行狀況。
第二天凌晨4點半,把車恢復到運用狀態交給接班的司機,穿過即將出行的旅客,石師傅回到公寓,這一宿總算告一段落。雖說有些疲憊,但看著6274次列車5點16分的一聲長鳴,載著出行的旅客駛出烏伊嶺站,他露出了笑容。
近期,伊春至烏伊嶺間的伊嘉公路維修,這趟列車也成為沿線百姓置辦年貨、走親訪友的唯一途徑,也正因為他們的堅守,讓每一位山裡人在第二天清晨准時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