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 (卜俊奎 記者那鵬翔) 在中國東北富饒美麗的嫩江右岸梅裡斯區,生活著一個以農業為主,又擅長漁獵的民族——達斡爾族。達斡爾族人稱春節為『阿涅』,意為歲首。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達斡爾人的年味兒可以說是別具一格,雪地上狗攆兔子,冰層下猛叉鮮魚……,用這別具一格的年俗體會著闔家團圓的新春年味,這紅通通的對聯,喜氣洋洋的『福』字一貼上,年的味道也撲面而來了。

冰層下猛叉鮮魚。

狗攆兔子。

狗攆兔子比賽勝利者。
春節期間,梅裡斯區少數民族群眾迎新春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濃濃的傳統與現代文化年味在達鄉彌漫,處處洋溢著喜慶團結氛圍,城鄉各族群眾在幸福中歡度新春,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住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的莽格吐村的村民鄂玉潔正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要去買年貨,鄂大姐說,她們的民族服裝現在只在逢年過節或有活動的時候纔會穿。鄂玉潔說,鎮上的大集半個月纔開一次,很不容易,她得盡量把過年的年貨都買全了。
達斡爾族民俗學者陶貴水說,達斡爾族狩獵,就是冬天狩獵,春、夏、秋讓動物繁殖,這也是為了不忘記過去的民俗,時常有時候寧可自己花點錢,溫習一下過去,古代我們長一輩,老幾輩都是這樣生產,生活的過程。
據達斡爾人說,過去的狗攆兔子用的都是自家的笨狗,到樹林裡去獵野兔,而現在的狗可不一樣了,跑得快,靈活性好,協調性好,逮到的兔子還是要歸主人所有。

剪窗花、寫福字。

一起包餃子。
過去的達斡爾人,生活本就離不開漁獵。梅裡斯湖的冬捕每年也是一大盛事,不過大規模冬捕畢竟一冬天也沒有幾次,如果自己家想弄條鮮魚吃,達斡爾人自有高招。
吳松江說,冬天的時候,拿這個打冰眼兒,然後叉魚就從這個冰窟窿裡叉,這叫冰穿子。
冰穿子,是專門用來穿冰的尖頭鐵棍,足有二十多斤,沒把子力氣的人還真掄不起來。現在的梅裡斯湖,冰層足有一米多厚,吳松江用了一個多小時,纔鑽出來一個一米見方的冰窟窿。
達斡爾族過年習俗:
達斡爾族非常注重禮儀,特別是尊重老人和長者。兒女和父母分開7天,村中青年人與長者分別15天,再次相見,晚輩都要向老人行屈膝請安禮。對長者,無論是在路上行走,還是出入房門,青年人都要讓路。
達斡爾族素以熱情好客著稱,無論誰家宰殺牲畜,都要選出好的肉分贈給鄰居和親友。狩獵或捕魚歸來,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