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持之以恆打贏脫貧攻堅戰 訪佳木斯市委常委、樺南縣委書記魯長友
2018-02-21 08:09:2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21日訊 樺南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頭等民生大事,創新實施脫貧攻堅,堅決打贏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攻堅戰。佳木斯市委常委、樺南縣委書記魯長友詳解『作戰』方法,脫貧謀劃。

  魯長友介紹,樺南縣堅定不移地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力確保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在樺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堅持高位推進,將脫貧攻堅列為全縣十二項重點專項推進工作,建立縣鄉村三級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健康扶貧、飲水安全等6個工作專班,成立產業扶貧、轉移就業等13個脫貧攻堅專項推進組。堅持以上率下,探索建立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黨政班子成員具體抓、四大班子齊上陣的工作模式。堅持注重精准,把精准貫穿到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過程。在脫貧成效上,開展綜合評定,實現脫貧1400戶、3865人,順利完成年度減貧任務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對照2016年國家扶貧成效考核問題臺賬,圍繞縣人大縣政協專項視察以及鄉鎮交叉檢查查找出的問題,逐項建立整改臺賬,制定責任清單,實施銷號管理,全部整改落實到位。堅持改革創新,做到跳出扶貧抓扶貧,圍繞構建『1+8大扶貧』格局,把脫貧攻堅與產業轉型農業調結構、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文明城市創建、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美麗鄉村建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大眾創新創業、改進乾部工作作風相結合。堅持改進作風,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改進作風的『試金石』突出正向激勵,上下形成了心齊氣足、比學趕超的脫貧攻堅濃厚氛圍。

  大力拓展『七大路徑』,鍥而不捨地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紮實成效。探索產業增收、轉移就業、教育扶智、健康覆蓋、基礎保障、金融扶持、社保兜底等七大路徑。在產業增收上,按照『農戶無風險、貧困戶穩定增收、企業持續發展』的思路,加快構建了『東林西稻、南瓜北畜、中部蔬菜』的農業產業布局,重點謀劃建設了光伏發電、棚室瓜菜(食用菌)、畜牧養殖、中草藥、鮮食玉米等項目195個,現已建成87個、在建6個,2018年新建102個,實現192個行政村貧困戶產業扶貧全覆蓋。在轉移就業上,創新實施『九八九』轉移就業脫貧工程,即依托北京無懮草集團、哈爾濱愛馨家政公司等9家企業全力打造『九大示范基地』。全年實現896名貧困人口轉移就業,月工資平均超過3000元,年人均增收1.1萬元,榮獲『全國勞動力轉移輸出工作示范縣』。堅持從貧困群眾最急需的水、電、路、房等方面入手,累計投入3.93億元,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村『三通三有』全部達標。

  全面強化『七項保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魯長友說,強化有效政策支橕。樺南縣制定出臺了『1+19』配套政策,細化精准幫扶政策措施,打好脫貧攻堅政策組合拳,全力推動各項政策有效落實。加強項目資金統籌。堅持以脫貧攻堅為中心,統籌各類資金10.5億元,增強了資金使用靈活性和實效性。凝聚脫貧攻堅合力。積極協調組織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脫貧攻堅,省紀委、省龍煤集團、省體育局、省科技廳、省交通銀行等單位共計協調資金近億元,支持樺南縣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開展機關走進基層、乾部走進群眾『雙走進』活動,5366名乾部與10732戶貧困戶精准對接,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問題2.87萬件。提昇駐村幫扶實效。創新實行駐村『4433』工作法,確保駐村工作取得紮實成效。截至目前,爭取扶貧項目93個,協調落實資金4980萬元,為貧困村解決實際困難1080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認真開展『自強、感恩、文明』扶志教育活動,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向上的民風村風鄉風,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夯實基層戰斗堡壘。堅持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嚴肅監督執紀問責。充分發揮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作用,全面開展寬領域、多角度監督檢查。

  魯長友說,樺南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的莊嚴承諾,鍥而不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建設現代化新龍江貢獻樺南力量。

責任編輯:王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