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身在外地鶴崗人東北網上看本地新聞感覺特別親切
2018-02-24 09:12:46 來源:東北網-鶴崗晚報  作者:楊光 王妍 王剛 佟光昕 劉洪光 尤寶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春節期間,在哈爾濱工作沒能回來過年的趙女士告訴記者,從東北網上看到《鶴崗晚報》刊發的新聞,感覺特別親切,比如鶴崗將要建機場的消息,就是她從東北網上看到的。記者通過采訪,眾多像趙女士一樣身在外地的鶴崗人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形式,紛紛抒發了對改版後《鶴崗晚報》的建議及對家鄉變化的真切感受。

  了解更多家鄉事

  在東北林業大學工作的宋女士平常很關注關乎家鄉的新聞。從上大學到現在離開家鄉將近20年,父母如今和她生活在一起,回鶴崗的機會越來越少。尤其過春節特別想家,現在通過東北網看到《鶴崗晚報》就能得到更多家鄉的消息,真好。

  民生報道印象深

  張玉龍七年前曾經在鶴崗開策劃公司,後來因業務拓展離開了鶴崗,現在河北省經商。他一直通過東北網等網絡媒介關注《鶴崗晚報》的報道,尤其對前一陣子《鶴崗晚報》在頭版頭條刊登的民生報道印象十分深刻。張玉龍在微信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閱讀這些民生報道,看到了鶴崗城市的發展和進步,感受到鶴崗營商環境越來越好,2018年想要回到鶴崗經商。

  瀏覽關注新鮮事

  王女士在深圳定居多年,爸爸每年冬天飛往深圳陪她住幾個月,到夏天再回鶴崗『避暑』,用她的話說,其實老人還是離不開『家』。盡管離家多年,無論是老人還是自己,那份對家鄉的情感永遠不變。爸爸在深圳時總念叨鶴崗現在什麼樣兒了,哪兒發生了什麼事兒,但她總覺得從老人口中得知的已經不算是新聞了。她每天瀏覽網頁時會特別關注『東北網』,經常看《鶴崗晚報》報道的新鮮事兒,看到家鄉現在日新月異的變化,心裡十分激動。

   為晚報發展點贊

  宋思琦是一名女大學生,在東北農業大學讀大一。她說,1月下旬在東北網上看到《鶴崗晚報》電子版後,心情很激動,沒想到《鶴崗晚報》發展得這麼快,從小報到大報,又到電子版,為《鶴崗晚報》的發展點贊。以後就可以通過《鶴崗晚報》電子版,更多地了解到家鄉的政策、信息和發展變化了。

  感嘆鶴崗變化大

  就讀齊齊哈爾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何佳陽是一名大三學生,由於一直在外地求學,只有過年之際回到家鄉與家人團圓過新年。何佳陽說:『真沒想到現在通過東北網就能看到《鶴崗晚報》電子版,能更多地了解家鄉鶴崗的發展與變化,讓我感到無比驕傲。出門在外,免不了有一種思鄉之情。這幾年一直在外求學,東奔西走。每次回到鶴崗,和老同學們相聚,總是會去各個地方走一走,去那些熟悉的角落回憶小時候的趣事。這些年,鶴崗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大,更是越來越好,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幸福指數一直在增長,這是家鄉人民共同的努力,讓鶴崗成為一個美麗富強的城市。哪兒都沒有家鄉好,這句話深深詮釋出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們的心情。看到家鄉的變化,作為年輕人,感到特別欣喜,作為年輕人,我們更要努力學習和工作,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回饋家鄉,為建設家鄉的大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後,我會經常看《鶴崗晚報》電子版,更多地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祝願《鶴崗晚報》越辦越好,多刊發家鄉可喜變化的稿件,讓我們在外的鶴崗人能夠及時看到鶴崗的情況。』

   企業宣傳好幫手

  『遠離家鄉,在外創業,無論走多遠,過年了都得往家奔。』『在家的時候經常看《鶴崗晚報》,不出門就知曉大事小情。近段時間在東北網上看到昇級版的《鶴崗晚報》後,我眼前一亮,全新改版的報紙內容更豐富了,知識面也廣了,信息量更大了。人在外地了解家鄉鶴崗的變化是非常有限的,但通過東北網上的《鶴崗晚報》就能知道不少家鄉方方面面的政策和信息,真是外地鶴崗人第一時間了解家鄉的好窗口。』這是工作在深圳百事貝智慧傳媒公司副總裁朱騰卿的感慨話語。

  當記者提到對《鶴崗晚報》有什麼看法和建議時,朱騰卿說,鶴崗人在外地創業的比較多,最好能多刊發一些外面的新聞和事跡,學習外地的各方經驗,好讓咱們家鄉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學以致用。也希望多宣傳一些家鄉企業的發展動態,給出去發展的創業企業和本土創業企業搭建一個利於兩地企業發展的信息平臺。

   通過晚報誇家鄉

  楊平已去遼寧省定居三年,在鶴崗時就是晚報的忠實讀者,在外地也一直關注東北網上的報道。面對記者,他說,通過晚報報道,看到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讓身在外地的他深感驕傲,每逢跟外地的朋友講起家鄉鶴崗的時候,他都拿東北網上看到的晚報報道當素材誇家鄉,說鶴崗是個山青水美的好地方,邀請外地朋友到鶴崗旅游。在晚報報道中獲悉鶴崗民用機場項目取得進展後,楊平表示,非常期待機場建成。他說,機場投入使用之後,美麗鶴崗的旅游業必將騰飛。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