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新春走基層】昂昂溪火車站:寒冬中列車上水員的堅守
2018-02-24 15:2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姜煒宏 那鵬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24日訊(姜煒宏 記者 那鵬翔 編輯 張廣義) 23日上午9時15分,順著列車運行的轟鳴聲,滿洲裡至北京的K20次旅客列車停在了素有『中東鐵路遺珠』之稱的昂昂溪站。

3名上水員提前進行上水作業實驗。

  這趟列車開行於1949年11月1月,從莫斯科至滿洲裡站後將直達首都北京,已有近70年的運營歷史。經過9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列車要在昂昂溪站『補水』。

  昂昂溪站沒有專職上水員,都是客運員兼任,每班3個人,負責18個上水井作業。昂昂溪站的上水員都是因為年紀大,適應不了一線崗位要求而轉行到這裡的,他們大多數人乾過制動員、扳道員等,一路輾轉到這裡,平均年齡已達55歲。

  站停15分鍾,也是上水作業的時間,為了保證列車上飲用水的供應,他們提前出場15分鍾,在列車到來前把上水管、水泵試驗好。

上水員給列車上水。

  列車到達後,3名上水員迅速擰開井蓋,插管,上水,滿水。一節加滿之後,迅速地跑向下一節……

  北方的冬天很是固執,也很任性,現在雖已立春,但寒冷依舊威風不減,室外溫度零下20多度的天氣,也真是不饒人。上水作業再小心,也難免不濕手。不戴手套,伸不出去手乾活,再沾上點水,風就直往骨頭縫裡鑽。

作業現場。

  棉手套保暖,可是不靈活。所以,平時上水作業都是戴著單手套。通常,一個班都得准備四五副手套。即便這樣,在作業中難免先用體溫捂熱濕手套,到後來是手和手套與涼水一樣的冰涼。

  『上水作業下來,手凍得跟貓咬的似的。上水員手上有凍傷再所難免。』上水員吳秀斌告訴記者,雖然作業條件艱苦,但是這些老師傅們卻認為,這是他們的責任,上水工作雖然不比一線作業,但也非常重要,鐵路工作這麼多環節,哪個做不好都不行。尤其春運的關鍵時期,必須做好服務,保證旅客路途順暢滿意舒心。

  已經在鐵路工作45年,即將退休的李相友告訴記者:『我們已經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了,一下子退休還真是捨不得,無論以後走到哪裡,「鐵路」將會是我們終生永不磨滅的記憶。』

  9時30分,『喝飽』了的K20次國際旅客列車,從昂昂溪站『心滿意足』地准時開出。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