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鴨山特色農產品在深圳市龍崗區的『萬國食品城』裡爭取到固定的展示區。

寶清縣白瓜子產業園裡工人在為出口訂單忙碌。

四方臺區太保鎮昊天蔬菜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加工胡蘿卜。

深圳市雙鴨山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掛牌成立。

駐村『第一書記』推廣地產綠色食品。
核心提示
黑龍江日報2月26日訊 雙鴨山地處三江平原腹地,土質肥沃,生態環境優越,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歐盟認證的有機食品基地。綠色農產品供給不斷增加,但優質農產品一直沒能賣上好價錢。只有『賣得好』,纔能倒逼『種得更好』。解決『賣得好』這一難題,關鍵在黨委、政府。雙鴨山切實轉變思路,按照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理念,延伸價值鏈,把『賣得好』擺在突出位置,培育特色品牌,強化市場營銷,全面推進以市場、銷售為導向的現代農業體系建設,為農產品走向市場、農業接二產連三產提供精准服務。
特別是去年以來,雙鴨山按照我省提出的農產品營銷『16條措施』和水稻營銷『4種模式』,以提高產品附加值為目標,以創新營銷模式為手段,系統謀劃,多措並舉,廣泛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斷提高農民營銷創業能力,農產品營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
記者在雙鴨山大大小小的米業加工企業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工廠裡,機器轟鳴聲中,袋裝的、盒裝的大米被打包,等待物流運輸車上門,然後發往全國各地……
這些鮮活的場景,被凝練成了一組亮眼的數字:2017年,全市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銷售農產品124.5萬噸,銷售額達44.9億元。其中,線上交易量達到1.51萬噸,銷售額1.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26%。
雙鴨山把農產品銷售既作為重大的經濟問題,又看成現實的民生問題。全市充分發揮綠色有機食品品牌效應,依托駐村第一書記人纔平臺和電商微商市場平臺,瞄准市場需求,加大訂單農業、線上營銷、眾籌營銷、展會營銷等方面推進力度,在深圳舉辦了雙鴨山優質農產品推介會,深圳市雙鴨山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正式掛牌,中國紅小豆、白瓜子產業網上線運營,農產品賣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遠。
參展會創品牌推訂單模式讓農產品銷得順
1月29日結束的第四屆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上,由9家綠色有機食品生產企業、合作社組成的雙鴨山參展團,賣產品、打品牌、拓渠道、廣招商,展銷的產品全部銷售一空,場面火爆熱烈。
2月4日,南京『萬市大吉』年貨采購市場,人潮湧動。寶清富硒大米『鮮米鮮嘗』攤位最受寵,居民品嘗著香噴噴兒的富硒米飯,對來自黑土地的農產品贊不絕口,近百袋大米很快被搶購一空。熱銷情景吸引來附近的百惠超市,當天與寶清家硒樂公司達成了銷售合作。
這些都是雙鴨山農產品銷售在創品牌、拓市場方面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農民、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始提昇和改變市場營銷意識、經營理念,由過去被動式、等人上門到現在主動走出去,開拓市場,尋找商機。
2017年,這個市組織農民外出學習考察100餘人次,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40人;組織各類農業經營主體177家,參加各類農業展銷活動13次,農產品簽約量5287噸,簽約額6215.4萬元。友誼蘆花村、饒河中順、集賢永軍、寶清冷硒等企業及合作社,已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雙鴨山市優質農產品展銷店,在大型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設立了銷售專櫃和營銷點,拓寬了銷售渠道。
農產品銷售一頭連著供給,一頭連著需求,訂單銷售則促進了產銷對接。2017年,雙鴨山把發展訂單銷售作為促進農產品市場流通的重要手段,以打造46個『互聯網+農業』高標准示范基地為重點,通過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組織協調、強化服務等措施,支持農民合作社與東北農大、農科院等科研生產單位簽訂良種繁育合同,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加工企業簽訂糧食種植合同,與專業批發市場簽訂銷售合同,與深圳、廣州等南方銷區簽訂糧食購銷合同,依托農業電商平臺開展線上線下農產品訂單銷售等多種形式,積極幫助企業對接基地,促進產銷對接,引導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主動進入市場,促進了農產品多渠道銷售。截至目前,全市實現農產品訂單量40.1萬噸,銷售額18.93億元,品種包括高油高蛋白大豆、玉米、富硒大米、雜糧雜豆等。
優質農產品為何難轉化為市場價值?雙鴨山認識到關鍵的短板是品牌不響亮。全市把品牌建設作為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重點培育了寶清大米、饒河大米、寶清大白板、寶清紅小豆、東北黑蜂等10個地理標志品牌產品,打造了瑩特、綠利、同鑫等33個國內、省內知名綠色食品品牌,並積極引導農業企業和合作社向『三品一標』優勢品牌靠攏,通過零散品牌整合和優勢品牌打造,使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都有了較大提高。
集賢縣欣農、高豐、鮮興等38家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組建了集賢縣臻美農品信息購銷合作社聯社,淘汰了原來各自小品牌,統一使用『臻美農』品牌,並建立了以大米為主的農副產品直營店;寶清縣授權和平谷物、裕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等4家單位使用地標品牌『寶清大米』;饒河縣授權中順、勝利米業等3家單位使用地標品牌『饒河大米』。全市品牌總體『少、亂、弱』的現狀得到逐步改善,開始形成品牌整體形象與核心競爭力。
通過參加農產品營銷大賽,也擴大了雙鴨山優質農產品對外宣傳面和市場影響力。1月7日結束的首屆『農擔杯』黑龍江省優質農產品營銷大賽總決賽上,全市共組織了121家企業和合作社報名參賽,共有三家單位獲得三等獎,大大增強了全市農業企業和合作社的市場意識、品牌意識和營銷意識。
電商一體化服務讓農產品搭上『網絡快車』
尚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4000餘枚土雞蛋和土鴨蛋在不到3個小時內一銷而空,實現了雙鴨山特色農產品網絡批量上行『零』的突破;
集賢縣永久村興源地產葡萄,通過制作宣傳片、完善在線購買流程、整合新媒體資源線上宣傳,將地產葡萄賣出了每斤30元的價格;
賈曉平由一個銷售手機配件的淘寶店主成長為一個12人團隊的帶頭人,在半年多的時間內單款寶清紅小豆銷售就達120萬斤……
從2016年開始,雙鴨山利用互聯網思維,農產品電商的銷售奇跡不斷。這一年,依托雙鴨山市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群蜂出巢,這個市的特色農產品最先嘗到了甜頭,由知名度低的山貨變成了網貨爆款。
經過一年多努力,全市農產品電商發展出現了喜人的變化,已經由最初的起步准備期進入快速發展期。以物流為主的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郵政物流打通了『最後一公裡』,並實現了全國價格最低、速度最快的關鍵性突破。
2017年,雙鴨山又投入一千萬元打造了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的『風場』創業創新孵化中心。更大的場地、更好的辦公條件、更優質的服務和扶持政策讓更多的電商微商創業者信心倍增,已有創業企業47家、電商微商創業者130人入駐創業。
各縣各區農產品電商也有突破。集賢的電商產業園、寶清的阿裡村淘、友誼的米業線上推廣、饒河的互市貿易、尖山區的智慧社區、嶺東區的花菇線上營銷、四方臺區的蔬菜交易平臺、寶山區的特產營銷等等,亮點紛呈。
全市完成自建電商平臺12個,其中綜合性平臺1個,專業性平臺1個,區域性平臺10個。新華網中國電商基地『惠民商城』電商平臺已有33家企業及農村合作社正式簽約入駐上線,上線產品包括大米、雜糧、蜂蜜、林下產品等8大類,200餘種產品。2017年,全市自建電商平臺共形成交易額3.4億元。
目前,雙鴨山已建成市、縣(區)、鄉(鎮)、村屯(社區)各級各類電商載體34個,有效發揮了域內孵化培育和引領示范作用。寶清縣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寶清縣農產品要想實現種得好到賣得好的轉變,同時實現由賣得好倒逼和帶動種得更好,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縣電子商務辦公室主任李方彪說,『我們自主開發了寒江硒谷網、寶清特產網和農民之家手機微信營銷平臺三家本土電商平臺,合作開發了中國紅小豆產業網和中國白瓜子產業網兩個全國性的專業性電商平臺,成功引進了阿裡巴巴農村淘寶、京東商城寶清特產館、一號店寶清特產館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充分挖掘這些電商平臺的優勢資源,最大限度地拓展寶清縣農產品銷售渠道。』
如何讓全市優質農產品集聚,形成統一的品牌優勢?雙鴨山以黑龍江大米網為載體,優化現有市、縣(區)、鄉(鎮)、村屯(社區)四級電商體系,完成了雙鴨山地方館和四縣『一館四城』5個分平臺建設,並於去年8月初成功接入黑龍江大米網,形成抱團發展的局面。
進駐『一館四城』的經營主體已達到50家、50個知名品牌、284個產品。到去年12月末實現銷售額5436萬元;2017年12月27日的黑龍江大米網『糧品拍』寶清專場拍賣會,實現成交額53.36萬元。以集賢縣臻美農、友誼縣蘆花村、饒河縣東北黑蜂集團、中順米業公司等農業企業為代表,優秀電商營銷典型不斷出現。2017年,全市各類農村電商已達200多家,農產品線上交易額達到1.39億元,交易量1.51萬噸。
與深圳佛山合作打開『北糧南運』大通道
2017年12月15日,第四屆廣東(佛山)安全食用農產品博覽會開館首日,來自寶清縣的聚谷園糧食貿易有限公司,便在開館首日簽下大單。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江蘇一企業已現場與他們簽約110萬元的雜糧與850萬元富硒大米。
雙鴨山的企業能參加廣東省的安博會,這得益於該市與深圳、佛山的深度合作。從2015年開始,雙鴨山找准定位,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先後與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積極對接高端市場。2016年,分別在珠三角和長三角設立了常駐辦公室,建立了對外合作長效機制,使農業經營主體在外營銷有了娘家人,為全市優質農產品外銷搭建了橋梁。
『北糧南運』大通道由此打開。2016年以來,雙鴨山積極鞏固『雙深』合作成果,大力拓寬『雙廣』合作平臺。在深圳成功舉辦了雙鴨山優質農產品推介會,掛牌成立了雙鴨山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
深圳市雙鴨山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作為雙鴨山農產品深圳專營賣場,由雙鴨山市與廣東盈盛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深圳市春谷園糧食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物流中心定位為深雙農產品交易物流產業園,包括雙鴨山市綠色農產品品牌推廣交易中心、綠色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中心、綠色農產品配套深加工中心及綠色農產品物流中心,具有采購、倉儲、加工、物流配送、供應鏈管理、現貨期貨交易、品牌建設及電子商務平臺等多項功能。截至2017年9月底,雙鴨山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已建立分店1200家,我省共有22家企業入駐,已完成采購、銷售全省農產品16.1萬噸,營業額4.4億元。
通過與深糧集團、深農集團和盈盛集團的深度合作,雙鴨山大米已在深圳注冊了『雙寶谷坊』、『田地冰米』、『北田』品牌。雙鴨山雜糧雜豆、胡蘿卜、油豆角等綠色特色農產品已成為當地的熱銷產品。目前,雙鴨山在北、上、廣、深等國內市場銷售農產品達51萬噸,銷售額20.2億元。
友誼縣恆盛米業就是大受其益的典型。企業通過雙深合作平臺,2016年成功建立第三條稻谷加工生產線,2017年在珠三角地區銷售近10萬噸大米,成立了雙鴨山市深雙糧食加工儲備供應鏈有限公司。
嘗到甜頭的還有寶清和平谷物種植合作社,他們與深圳市雙鴨山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簽訂包括冷泥富硒米、雜糧雜豆等銷售訂單7萬噸;寶清美來農業公司與首農集團簽訂了包括寶清大米、富硒大米和高蛋白大豆等銷售訂單6.5萬噸;寶清縣冷硒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公司與深圳市寶安糧食有限公司簽訂了包括大豆、玉米、富硒大米等銷售訂單14萬噸……
雙鴨山不斷加大與深圳、佛山農產品供銷合作力度。深圳、佛山分別建立了雙鴨山農產品交易中心和直營店,與深農、深糧等大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僅深農集團旗下的海吉星商城、上海農產品批發中心、南昌農產品批發中心就訂購了這個市11.2萬噸富硒大米等農產品。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雙鴨山農產品重要外銷地,『雙寶谷坊』、『田地冰米』等品牌深受當地消費者青睞。
在積極開闢北、上、廣、深等國內高端市場的同時,雙鴨山積極拓展國外市場,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進入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市場。截至目前,農產品出口量達7400噸,交易額一億七千多萬元。其中,對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銷售白瓜子1255.6萬斤,銷售額1.7億元;紅小豆20.4萬斤,銷售額214萬元;四方臺區太保鎮昊天蔬菜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與韓國已簽胡蘿卜訂單500噸,簽約額75萬元,已銷往韓國50噸、俄羅斯180噸;饒河縣圓蔥220噸、辣椒300噸已入庫,正陸續出口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