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6日訊 近年來,紅星區按照『科學規劃布局美、場容整潔環境美、產業增收生活美、民風文明思想美、管理民主和諧美』的總體目標,提出『科學規劃、產業興場、美麗和諧』的發展思路,采取『試點先行、重點培育、統籌推進』的方法,逐步改善林場(所)環境,提昇了職工群眾的生活水平,打造出『宜居、宜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美麗林場(所)。
堅持科學規劃,美麗林場(所)布局合理展開該區堅持以尊重經濟規律和順應職工群眾意願為基本原則,根據各林場(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發展基礎、文化底蘊等實際,結合地方特色和民俗民風,著力培育地域特色和個性之美,形成與中心城區相協調、與產業發展相統籌的美麗林場(所)建設規劃體系。
他們按照『一場一景』、『一場一品』的要求,集中打造了湯南老林區雪世界、三楊靈芝園、清水河北藥基地、湯北農莊、五星河森林豬、霍吉河濕地公園、湯洪嶺林下參、共青現代農業園等8處集農業生產、休閑觀光、文化娛樂、生態環保、展示消費於一體的美麗林場(所)。通過產業發展,職工群眾收入得到提高,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實現新時代職工群眾的美好生活願景。
堅持建治同步,職工群眾居住環境極大改善該區全面推進改路、改水、改廁、改灶、改牆、改圈『六改』工程,集中治理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五亂』現象,紮實開展淨化、硬化、綠化、美化『四化』工作,不斷強化農業產業、公共服務和精神文明建設。他們以『改善場(所)生態環境、提高職工群眾生活質量』為核心,大力實施環境建設整治,積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道路硬化、路肩邊溝改造、路燈亮化工程,新建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12100平方米,全區安全飲水工程、村級衛生室建設覆蓋率達100%,危房改造200間,栽種花木3.3萬餘株,綠化面積1450平方千米,林場(所)人居環境極大改善。
堅持文明先行,文明新風蔚然成風該區始終把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放在首位,尊重群眾意願,不斷滿足林場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充分調動了基層和職工群眾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了職工的主體作用,真正做到美麗林場(所)建設依靠職工群眾,美麗林場(所)建設成果由職工群眾共享,達到了以創建促文明、以文明促發展、以發展惠民生的目標。
該區積極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行動,設立善行義舉榜,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身邊好人評選活動,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文明家風。加強對各級文明單位與林場(所)結對幫扶工作的指導,廣泛開展春節、端午、中秋等『我們的節日』群眾文化主題活動,不斷豐富職工群眾文化生活。依托場(所)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創辦了『職工講堂』,有效對接『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志願服務活動,通過志願者進場(所)輔導、入戶指導等形式,對職工群眾科技信息、種養技術、致富項目等方面進行普及培訓,服務群眾11000餘人次。以林場(所)『黨旗紅』黨員志願服務為抓手,廣泛開展『鄰裡守望』和『扶貧攻堅』志願服務,累計送圖書1萬多冊,聯合開展活動160多次。現如今,城鄉形象明顯提昇,場(所)文明程度和職工文明素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也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