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28項改革提昇哈爾濱新區魅力
2018-02-28 09:31:5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井洋 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28日訊 『去年以來,要到我們這裡落戶的企業比較多,「哈爾濱新區」這一金字招牌越來越亮了。』近日,記者在哈爾濱新區核心區——松北區采訪時,該區招商部門人員這樣欣喜地告訴記者。據悉,2017年,哈爾濱新區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先後在行政管理體制、市場運行機制、社會治理體系等方面推出了28項綜合改革舉措。如今,這些統籌配套、梯次推進的各項改革開始顯效,新區市場活力被激發、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產業項目規模集聚。2017年,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4.3億元,增長7.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3.6億元,增長12.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4.9億元,增長12.1%;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9.5億元,增長26.7%,成為哈爾濱市和全省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稅收同比增長67%、產值同比增加了120個億、新增納稅企業486家……近日,哈爾濱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寧看著公司2017年的成績單感慨良多:『經濟功能區改革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調動了人的積極性,進而讓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企業發展了,地方經濟纔更有活力。』李寧所說的經濟功能區改革是2017年3月,哈爾濱新區為充分發揮並利用新區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建立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通過借鑒外地新區的成功經驗,設立了哈爾濱高新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和江南園區服務有限公司兩個經濟功能區。功能區按照企業化組織形式,公司化運行機制,扁平化管理方式運行,明確了招商引資、產業培育、企業服務等經濟職能。一年間,兩個功能區競相完善各項功能,發展態勢不斷向好,均大幅度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經濟功能區改革試點是哈爾濱新區28項綜合改革中重點推行的9項改革之一。這9項重點改革還包括開發區與行政區合一管理體制改革、『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創新投融資機制、創新對俄合作模式、跨部門跨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區街一體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8項改革。這些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的體制機體創新得到國家和省市大力支持,哈爾濱新區也成為集中行政許可事項審批、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政照分離』的省級試點,『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市級試點。負面清單模式在哈爾濱市復制推廣,國務院『放管服』督察組對新區清單管理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開發區與行政區合一管理體改革也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並擬在全國推廣。

  改革激發活動,創新驅動發展。2017年,哈爾濱新區在新舊動能轉換上取得了新成效,高新技術產業取得長足進展,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2戶,達到428戶,佔全省46%,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奧瑞得、海能達、工大機器人等高新技術企業產值翻番增長,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民營經濟佔比顯著提昇,共登記注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8家,其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278家,佔比達96.5%,增速超16%。2017年,共開復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30個,完成投資額167.9億元。

  與此同時,新區在對俄合作上拓寬了新領域。按照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的要求,哈爾濱新區在對俄經貿合作大幅增長(增長132.1%)的基礎上,加強科技、金融、人纔、文化等多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對俄合作,實現了三個方面的轉變:推動金融合作由『單一中資』向『中資+俄資』轉變,在新區推動下,哈爾濱銀行發起120多家中俄金融機構組建了中俄金融聯盟總部基地並入駐新區,成立了全國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務中心,為中俄兩國企業投融資提供平臺支橕;推動科技成果由『境外引進』向『境外研發+境內轉化』轉變,推動萬鑫石墨谷與俄羅斯莫斯科學院就『特種耐火材料』項目實現研發、轉化、生產戰略合作,目前,該成果已在新區成功轉化;推動人員交流由『互派交流』向『創業+工作』轉變,在萬達文旅城闢建阿爾巴特俄羅斯青年雙創基地,吸引300餘名俄羅斯青年進入基地創業,引進200餘名俄籍專家常年在新區工作,選派優秀教師和學生赴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深造,4個批次500餘名教師、學生定期到俄羅斯學習深造。

  『要高起點、高標准推進哈爾濱新區開發建設,打造龍江振興最具活力的增長極、最具潛力的創新高地。』『要把哈爾濱新區建設成改革創新的新區、創新驅動的新區、良好法治的新區。』帶著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哈爾濱新區正踏著改革創新的鏗鏘節拍大步前行。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