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8日訊(記者 莊園 編輯 王艷)在黑河市愛輝區有這樣一群女乾部,她們在鄉鎮一線參與防火、防汛、創衛等急難險重工作任務時,她們果敢堅決的行動迸發出了柔弱身軀中隱藏的巨大能量;在維護婦女兒童權益、關注民生、幫扶解困工作中,她們充分發揮纔智和特長為廣大婦女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愛;在引領少數民族特色產業發展的征程中,她們勇挑重擔、甘於奉獻的身影散發出職業女性獨特的魅力與光芒。
近年來,愛輝區把培養選拔女乾部工作作為乾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積極落實中央、省、市委有關女乾部選配方面的政策,一批講政治、有膽識、懂科學、會管理的女乾部脫穎而出,在推動愛輝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積極發揮『半邊天』的重要作用,譜寫出一曲曲巾幗競風流的瑰麗華章。
高度重視為培養選拔女乾部工作創造條件
春節前夕,張地營子鄉的農民心頭盈滿了收獲的喜悅。該鄉利用區位優勢,推進鄉村旅游發展,重點打造以弘沿源生態園、大小新屯尋北自助游驛站為兩翼,以泡子沿中國最北荷塘為中心的旅游路線,全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實現旅游純收入60萬元……一串串數字背後,凝聚著女鄉鎮『一把手』——張地營子鄉黨委書記王琳的愛民情懷。她帶領全鄉人民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步伐,加大對全鄉旅游產業的扶持力度,為群眾找到了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徑。『女乾部並不比男的差!只要給平臺、壓擔子,我們女乾部一樣可以做好!』王琳說。
愛輝區把女乾部的培養選拔作為加強區直部門和鄉鎮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完備的後備女乾部儲備機制,建立健全培養選拔女乾部工作機制,堅持『換屆時優先使用,班子調整時優先使用,班子中出現空缺職位時優先使用,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的四優先原則,對具備條件的女乾部大膽安排到重要崗位,對特別優秀的進行破格提拔,為女乾部的成長創造了條件。目前,愛輝區有處級女乾部5人,科級女乾部232人,科級後備女乾部75人,年輕副科級預備隊女乾部23人,全區28個科級一層班子配備了女乾部。
悉心培養切實提高女乾部能力素質
『得益於黨的民族政策,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纔有了「被培養」和走出去學習的機會。有了知識,纔有了為家鄉人民服務的本領。』張慧是全國人大代表、新生鄂倫春族鄉黨委副書記,這位土生土長的鄂倫春族姑娘,也是愛輝區培養出來的本土少數民族女乾部。 每一位少數民族女乾部的成長經歷,都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2008年大學畢業,告別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回到家鄉,從外企白領變為紮根基層一線的鄉鎮乾部,對於張慧來說,這種轉變不僅僅是放下咖啡杯、脫掉高跟鞋、說話不夾雜外語單詞那麼簡單。她暗下決心:打磨越發朴素平實的自己,反哺家鄉,報效桑梓。為了做好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張慧虛心請教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間的文藝表演,豐富節目形式,引領刺爾濱藝術團打造出20多個具有民族特色的精品節目,並代表愛輝區參加黑龍江省首屆農民藝術節獲得金獎。
為進一步提昇女乾部能力素養,拓寬女乾部發展空間,愛輝區先後采取異地交流、崗位輪換、教育培訓和區域內雙向掛職鍛煉等方式,對一些表現突出,發展潛力較大的女乾部,選派到條件艱苦、情況復雜的基層一線去任職、掛職,使她們經歷多崗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實踐鍛煉,成為懂業務、會管理、勝任本職工作的行家裡手;積極落實少數民族乾部政策,在各個方面予以重點保障,少數民族女乾部隊伍的比例結構不斷優化、綜合素質明顯提昇。 近兩年愛輝區先後交流女乾部24人,其中交流到鄉鎮3人,她們在基層防火、防汛、創衛、化解矛盾等工作中發揮顯著作用。為開闊女乾部視野,增長見識,先後為女乾部組織經濟、科技、法律、管理等各領域的培訓班。
改革創新積極做好女乾部選拔配備
『創造環境培養,不拘一格選拔,注重實績重用』,這已成為愛輝區培養選拔女乾部的工作重點。確保基層婦聯組織行政編制不被佔用;支持村(社區)婦聯主席(婦代會主任)通過民主選舉進入村(居)委會。推進基層婦聯配備兼職副主席和執委,鄉鎮(街道)婦聯配備兼職副主席應不少於3人,執委會不少於21人,村(社區)婦聯配備兼職副主席不少於2人,執委會不少於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