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東寧黑木耳"賣"出新氣象
2018-03-08 21:0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史琳 付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8日訊(史琳 記者 付巍 編輯 王艷)『東寧黑木耳不愁賣,去年種了15萬袋,除去費用淨掙20萬元,最貴的每斤賣到了42元。』東寧市東寧鎮轉角樓村的耳農李文剛說。黑木耳是東寧第一富農產業,東寧市有農村人口10萬人,4萬多人從事黑木耳種植,基本覆蓋了全市102個行政村。

東寧打造中國木耳第一市。

  2017年,東寧種植黑木耳12.5億袋,乾品產量5.9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1/6,產值32.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224元,連續8年全省第一,75%的收入都來自黑木耳。

  政府重點扶持 黑木耳出口形勢喜人

木耳深加工。

  『黑木耳出口退稅政策讓我們這些企業更有信心,出口退稅政策實施後,從去年11月份到現在共出口黑木耳40噸,主要銷往韓國、泰國。』東寧潤鄉山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關德輝介紹,該公司開創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互聯網』的運營模式,出口基地佔地600畝,建有吊袋大棚50個,年產黑木耳300噸。

  2017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經過加工的黑木耳產品在東寧口岸出口時,可享受增值稅征收17%退還15%的出口退稅優惠政策。此舉意味著省政府支持綏東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的若乾政策開始落地,為東寧加快外貿發展、促進黑木耳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新機遇。

  據了解,東寧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黑木耳產業推廣辦公室,出臺優惠政策,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在技術引進、推廣、研發上給予支持。針對黑木耳出口退稅政策召開研討培訓會,向全市黑木耳加工、銷售企業講解了稅收業務辦理流程、優惠政策、海關報關、通關注意事項、質量管理要求等方面內容,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搶抓營銷機遇 開啟『互聯網+』模式

木耳采摘。

  東寧市大力發展『互聯網+黑木耳』,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黑木耳的有幾十家,東寧北域良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東寧潤鄉山產品有限公司、東寧林達工貿有限公司和東寧英奈爾山產品有限公司等均開啟了『互聯網+黑木耳』模式,他們的網店在各類商城中都有可喜的銷量。其中,東寧潤鄉山產品有限公司年銷售額達1700萬元,所銷售的黑木耳在阿裡巴巴商城的銷量在同品類中名列前茅。

  『今年,我還要進一步學習如何進駐京東、天貓和一號店等商城。』關德輝介紹,東寧潤鄉山產品有限公司於2015年10月正式入駐阿裡巴巴,隨後在淘寶上又開了『潤鄉味美莊園』店鋪,主要銷售黑木耳、榛蘑、松茸、香菇等。銷售的產品均是來自一手貨源,產品質量有保障,回頭客越來越多。

  吃到網店營銷甜頭的關德輝,組建了完善的銷售團隊,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完美,下一步他要繼續擴大規模,力爭銷量排到第一名。

  品質不斷提昇 精深加工迅猛發展

  『木耳質量越來越好,我們的經驗也越來越多,每年都能賣上好價錢。』耳農李文剛說。

工人為袋裝木耳封口。

  近年來,東寧市加快農產品產業昇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出黑木耳生產標准化、集約化、科技化、工廠化、品牌化和組織化『六化』戰略。保證黑木耳質量成為重中之重,從源頭上保護黑木耳質量,在種植上堅持標准化,成為當前的重點工作。

  據了解,東寧市具備黑木耳深加工能力的企業有很多家,其中東寧市黑龍江佰盛食用菌有限公司是技術較成熟的一個,該企業形成了菌包生產加工、智能溫室栽培、黑木耳精深加工一條龍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目前有兩個園區以及佰盛、珍珠耳、冰天雪地3個品牌。利用智能溫室栽培技術,智能控制濕度、溫度,可12個月不間斷生產。

  目前,東寧黑木耳深加工產品有黑木耳糖果、飲料、薯片、風味即食產品等數十多個品種。

  東寧市將繼續解放思想、創新發展,在培植黑木耳產業項目上先行先試,持續鞏固『黑木耳第一市』的地位。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