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熱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2018-03-19 07:07:2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張長虹 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熱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傳承中匯聚發展的磅礡偉力

  黑龍江日報北京3月18日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連日來,如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激發全民參與,推動民族文化傳承

  薄薄的魚皮變身精美的頭飾、錢包、掛件——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劉蕾在代表通道上向中外媒體展示來自家鄉的手工藝品,同時也表達了新一代赫哲族人奮進發展的信心:『民族文化是民族之魂,我們一定把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發展民族文化旅游,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快。』

  劉蕾代表是來自我省赫哲族鄉村的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她介紹說,赫哲族全國只有5400多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過去的文化只能靠口耳相傳。有被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伊瑪堪』說唱藝術,還有『說胡力』『嫁令闊』等民間藝術。『過去我們的這些藝術還有語言只有一些老人掌握,瀕臨失傳,是黨和國家給了我們很多政策,幫助我們挖掘和傳承赫哲族文化。』

  劉蕾代表告訴記者:『傳承民族文化,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更要激發大家共同參與的熱情。這兩年,在我們赫哲族群眾中掀起了一股學習民族文化的熱潮,不僅課堂授課,大家還在各種微信群裡學習、交流民族語言。』她動情地說:『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把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同其他各民族同胞一起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快。』

  據介紹,劉蕾所居住的同江市有兩個民族鄉——八岔鄉和街津口鄉,眼下如火如荼地搞起了民族文化旅游,通過深度挖掘赫哲族文化,推出了『赫鄉民俗體驗游』、『漁獵體驗游』、『冬季冰雪游』等特色旅游項目,並舉辦了『冬捕節』等民族節慶活動,既豐富了當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也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弘揚非遺文化,做大特色文化產業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渤海靺鞨繡的傳承人,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孫艷玲對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始終有一種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在代表團的一次小組會上,她以『通過大力弘揚非遺文化,促進全民文化自信』為題,與代表們進行坦誠深入的交流,得到大家的認同和贊許。

  孫艷玲說,『我們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其中非遺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在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全民族充分樹立文化自信已經成為擺在我們全體國人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如何進一步挖掘、保護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

  孫艷玲建議:『推動非遺文化傳承、傳播必須與社會經濟活動相結合,鼓勵非遺文化項目產業化。尤其是在民族聚集地,建立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借助當地旅游資源形成新的文化創意。在各民間節日、旅游以及社會交往中進行展示、表演,以禮品、紀念品等方式推動非遺文化產品銷售,使之形成產業鏈,進行生產性保護,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營造良好氛圍,增強文化認同感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陳佐東說:『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它是從整個社會進步中產生的。』他不無自豪地說,龍江文化底蘊豐厚,文化資源獨特,在這片誕生了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沃土上,文化自信具有堅實根基。

  許多代表結合龍江實際談到,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增強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強實現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目標的堅定信心,紮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不斷鑄就黑龍江文化新輝煌。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曹永鳴建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精神力量。我們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人民群眾的廣泛價值共識和共同價值追求。應該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龍江全過程,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她認為,『對我省而言,要大力實施黑龍江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構建龍江新時代文化體系,傳承弘揚優秀龍江精神,並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