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21日訊 說到『左行右立』這個詞,想必有些人還感覺到特別陌生。『左行右立』是人流量不多的地區,在交通低峰時期乘手扶電梯時靠右站,留出空間給趕路的乘客在左邊走動的一種習慣,一直被當作一種文明的乘電梯方式所倡導。去商場等公共場合,手扶電梯已經成為都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很少有人會關注電梯禮儀。乘手扶電梯時,你會自覺站在右側,讓出左邊的通道嗎?就此問題,記者走訪了我市多處公共場所,針對這一情況采訪了多位市民,其中看法不一。
調查:多數市民贊成文明乘電梯
3月20日上午,記者先後來到我市某大型商場和超市,在手扶電梯處現場蹲守。雖然不是節假日,但商超內購物的市民不少,手扶電梯上時常站滿人。
記者在此觀察,數分鍾內,已有近百人乘手扶電梯,但其中只有3成市民能夠自覺地靠右站,其餘的大多喜歡隨意站立。盡管實際情況不太理想,但采訪中,不少市民還是贊成『左行右立』的文明乘梯方式。
『搭乘手扶電梯時,您願意主動站在右側,將左側通道讓給需要快速通過的人嗎?』雖然一些上了年紀的市民對『左行右立』這個詞語不解,但記者換個方式提問,市民們都能接受。『我願意,人家有急事,著急過去,咱就靠邊給人家讓道唄,上了歲數本來行動就慢,咱可不能討那個厭,堵著道不讓。』正准備在超市購物的唐阿姨說道。
在某商場內工作的徐女士每天上下班都需要乘手扶電梯,對於文明搭乘的問題,她很有感觸。『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有時著急給客人送衣服,想從電梯上快點上去,但就被前面橫七豎八站著的人擋住了去路,只能一直喊著「讓讓,讓讓」,然後人家還投來鄙視的目光,後來乾脆走樓梯。』徐女士認為,乘手扶電梯有相應的文明准則是很重要的,特別是人流密集時,如果大家都能自覺遵守『左行右立』的准則,那就為其他人創造了很多方便條件。
變化:自覺『靠右站』的市民多起來
說起『左行右立』的乘梯禮儀,經常旅行的朱先生深有體會。『可能就是需要一種氛圍,多數人這麼做,大家也就跟著效仿了。』朱先生說道,一開始他去國外城市旅游,在乘手扶電梯時,習慣性地隨意站立,可突然發現其他人都右側站立時,自己也就覺得格格不入,自覺地挪位置。再後來,乘手扶電梯時就主動往右邊站了。『咱們這裡,同行人乘手扶電梯就要並排站,在國外,即使是同行者,乘手扶電梯也會自覺變成豎排。即使在我國,一線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在逐漸提高,公共場合、地鐵、公交車上大聲喧嘩、打電話的幾乎沒有。』的確,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其實很大一部分群體能做到乘手扶電梯時自覺地站到右側。而所謂的『靠右站』實際上是一種文明的體現,行車禮讓行人、狹窄道路靠右通行、紅燈時不亂穿馬路、文明使用公共設施……生活中,我們在慢慢改變,我們也願意改變,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讓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