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24日訊 2018年秋季的新高一學生3年後參加的高考將發生巨變,3+X變成3+3,並首次把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納入高考體系。近日,記者從省教育廳有關部門了解到,高考的改革已經從娃娃抓起,為了配合即將到來的高考改革,從2017年秋季開始,小學語文教材就已經逐步從之前的人教版、蘇教版等版本變成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小學語文教材更加側重傳統文化,弱化拼音,增強對漢字的認知度,並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加自選科目,走班上課,更加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從小學一年級就已經開始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哈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哈爾濱市群力兆麟小學陳偉老師介紹說,2017年9月,全國新入學的中小學生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簡稱部編本。今後三年,部編本將陸續推向全國使用。
小學階段是閱讀興趣、閱讀方法、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陳偉老師認為,2017年秋季全國統一使用的部編本,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稱的統編語文教材,就是教師教讀和家長領讀最好的范本。首先,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傳統文化內容有所增加,小學語文古詩文有129篇,古詩文總體佔比30%左右,選篇數量有所增加。其次,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在多種閱讀方法的教學上增加了一些分量,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讀整本書等等,多種讀書方法的運用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又能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還專門設置了親子閱讀的欄目。
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語文老師張萍介紹說,部編版教材在編排上有了很大的調整,打破傳統的先學拼音再學漢字,例如新教材開始於識字教學,在學習拼音前先學習了一個單元的小韻文,然後引入拼音的學習,更加強調拼音的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