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訊『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在家輕輕松松就能月入上萬。』經常上網的市民對於電腦彈出的此類刷單兼職廣告,應該不會陌生。不少大學生、在家帶娃兒的寶媽們也對此很感興趣,甚至躍躍欲試准備投身當一名刷單員。那麼,就讓記者來親身體驗一次刷單員工作,試試月入上萬元的工作到底是不是夢?
『143元、293元,刷單員需要繳納入會費,而會員費也有不同的級別。』通過網絡上兼職廣告上的QQ,記者加入了名為海商聯盟的兼職公司,入會時接待員告訴記者任務群每天都會發放上千條的任務,而不同價位的會費接到的刷單任務也不同,傭金也有所區別。『繳納143元的入會費,傭金在每單3元—30元不等。一個月下來,我接收的會員月入六千多元都是很正常的。』接待員向記者吹噓道。
繳納了入會費,記者已經做好了開始刷單賺錢的准備,可沒想到卻被要求填寫入職表。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身份證照片等個人信息都出現在入職表上,當記者提出擔心個人信息被泄時,接單員還耐心地勸說:『正因為我們是正規兼職公司,所以纔要真實的入職信息啊,這是保證你的安全。這個信息只會用於入職,並不會有其他的用途。現在已經入職了,會費是不給退的,還是好好填寫入職表,快點賺錢是真的。』
填寫了入職表,加入了任務群,開始接刷單任務,其中一條每單30元,簡單好做的兼職信息吸引了記者目光。通過QQ與放單員取得了聯系,兼職內容卻是在網上申請各大銀行的信用卡。通過網絡填寫信息,申請信用卡,接到申請成功的短信,既可獲得3元錢的傭金。但記者發現,不少銀行當地並沒有,接單員卻說照樣可以申請。『申請時只要留下真實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其餘的信息都可以亂填寫。』
記者也從其他刷單員的口中了解到這類申請信用卡任務。『這種任務別看傭金多,可胡亂填寫了信息,成功辦理下來的信用卡都不知道被郵寄到什麼地方了,有時候填寫的多了,還會忘記亂填的具體內容,信用卡根本無法注銷。事後想想就擔心信用卡落入別人手被盜刷。還擔心自己如此頻繁地欺騙,會不會以後都不能申請到信用卡了。』
真正開啟刷單體驗,記者發現,真正的網絡商城刷單任務,每單僅0.5元到2元不等,每一單還需要不停地瀏覽商品內容,一單完成大概需要30分鍾。每單完成,需要給放單員提供個人信息,以此纔能獲得傭金。而且還要面臨『狼多肉少』的狀況,刷單也並不是想刷就刷。
在記者刷單期間,不時地有陌生人加記者QQ,其中每單傭金80元的任務極具誘惑力,但細問之下纔知道,需要記者實名制申請支付寶號,並將新申請下來的支付寶號以80元的價格賣給商家。『支付寶是實名制,如果使用者用我的名字借錢,那豈不是要我來還錢?』放單員嗤之以鼻:『有風險纔會有這麼高的傭金,要不誰會一單給你80元啊。』
體驗了一上午,記者馬不停蹄地刷單,卻僅刷了5單,獲得了4.5元的傭金。這樣算下來,即使一個月時間都在刷單,想要月入千元也是很困難的。
在這刷單的半天裡,記者不斷地接到汽車推銷、借錢推銷等騷擾電話,數十條的騷擾信息出現在記者的手機短信裡。即使停止了接刷單任務的幾天裡,仍有大量的騷擾信息、電話湧進來。
記者通過QQ,采訪了幾名刷單員,聽到的大多是吐苦水,而不是喜賺錢。『都說一個月能賺上萬元,其實根本不可能,身體累得夠嗆,得到的錢卻很少。還在不斷地透支自己的信用,辦理信用卡、申請新車試駕等,每天還受到騷擾電話、短信的連番轟炸,真是太不值了。現在我已經很久不刷單了,這樣的兼職公司根本不正規,想要賺錢還是老老實實地上班,不能走捷徑。』一位在家帶娃兒的寶媽悔不當初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