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摘的櫻桃蘿卜紅彤彤的十分誘人,菜農正在進行清洗。

盡管室外溫度仍然很低,但蔬菜村的棚室裡卻是一片火熱的農忙場景。
東北網3月26日訊 在海林市海林鎮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大』村——蔬菜村。說它的『大』並不是說它人多地廣,而是因為村裡有個海浪河蔬菜產業帶核心示范園區——全省最大村級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距離村子還有一定距離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矗立在村口處的巨型白菜雕塑,這棵十多米高的『大白菜』既代表了村名,也標注了村裡的特色。
村子年產各類精品無公害綠色蔬菜1.4億斤、出口外銷產值高達1.6億元、村集體固定資產超過3億元……這些都是擁有1900多戶、6900多人的蔬菜村響當當的『金標簽』。
怪不怪——
大批城裡人湧進村打工
3月21日,正值一年中第四個節氣——春分,記者一行驅車前往蔬菜村,想要在春日裡揭開這個國家級『蔬菜棚室種植標准化示范區』的神秘面紗。
汽車下了牡海城際公路,直奔海浪河方向,河堤被修建的十分平整,沒有一點顛簸的感覺,相隔幾百米就有一塊『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牌子,讓記者對那裡的環境充滿了期待……
距離村子還有一定距離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矗立在村口處的巨型白菜雕塑,這棵十多米高的『大白菜』既代表了村名,也標注了村裡的特色,有著『百菜之王』稱謂的白菜更被人們賦予了『百財』的美好寓意。緊接著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排排的大棚和溫室。
此時的東北,雖然夜間室外的溫度仍低至零攝氏度以下,但蔬菜村的菜農們卻忙活得熱火朝天,大棚和溫室裡的第一茬蔬菜都已長成,賣相誘人的櫻桃蘿卜、長勢喜人的婆婆丁等蔬菜已經被逐批拉上出口外銷的貨車,端上了外國人的餐桌。
『你別看我們這是農村,但每年都有許許多多的城裡人來這打工。』蔬菜村黨委書記竇乃興一邊向記者展示著大棚裡各類蔬菜,一邊給記者算了筆賬。蔬菜村擁有棚室4100多棟,每年光靠村裡的村民根本種不過來,菜農們只能從村外僱傭大量的勞動力來從事種植、收貨等一系列農活。通過對村內幾名種植大戶的僱傭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後,竇乃興得出的數據把自己都嚇了一跳——蔬菜村每年能吸引外來勞動力近20萬人次,其中至少有10多萬人次都是從海林市裡來的。
竇乃興說,菜農們僱傭勞動力的標准並不高,只要手腳靈便總能找到適合的活,每年都有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前來打工,從事采摘果實等稍微清閑的農活,但報酬的標准都一樣,全是每小時10元,按日結算,一天下來賺個百八十元很輕松。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這個以蔬菜村為中心的勞務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不少勞務人員已經聯合在一起形成了小團體,當菜農們有需求時,只需給這些小團體負責人去個電話,勞動力就能馬上到位。『大家只要沒事就來賺點錢,由於工錢結算及時,工作時間還十分自由,每年都有大量的城市勞動力湧入蔬菜村。』
好不好——
科學種田結出『幸福果』
『我們村種出來的瓜果蔬菜能遠銷到廣州、杭州、寧波、南京,甚至出口日本和俄羅斯,靠的就是貨真價實,無污染、無公害。』細數起蔬菜村這些年發生的變化,村裡的農戶們都十分感慨。
蔬菜村原名『幸福村』,可往前數上幾十年,幸福村的村民卻並不知道『幸福』是個啥滋味兒。人多地少,生活剛剛跨過溫飽線。
其實早在那時,蔬菜村便是海林市當地的『菜籃子』,可過去種菜主要靠『菜窖子』,很多村民忙乎一年卻見不著閑錢兒。
『農村增收的出路在科學種田。』為了讓村民們早日嘗到幸福的滋味,蔬菜村確立了『興菜富民』的產業發展思路,緊緊盯住蔬菜產業不放松,通過抓種植大戶、抓經濟能人、抓典型示范,采取技術人員幫扶、大戶帶小戶、合作社領辦等方式,將蔬菜產業培育成持續拉動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年產各類鮮菜1.4億多斤,蔬菜總收入達1.6億元。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3萬元,其中蔬菜產業收入佔總收入60%。村裡成立的市級蔬菜產業協會,目前會員發展到1000多名,輻射到周邊5個鄉鎮的5600戶農戶,對蔬菜產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們現在只管把菜種好,運輸和銷售都不用操心,直接有大車來拉,然後銷往廣東、深圳等地。』說起現在的生活,菜農們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超不超前——
上網賣菜拓寬發展空間
當然,蔬菜村能有繁榮發展的今天,肯定離不開菜農們的辛勤勞作,但村乾部們在這其中也沒少下功夫。
為了拓寬蔬菜村的發展空間,蔬菜村的這些村乾部們下到田間地頭,跟菜農們打成一片,從根源上找到菜農們的最迫切需求,破除了村裡從前各自為政、惡性競爭的舊局面,讓大家懂得了抱團取暖的道理,整個蔬菜村成了有名的『團結村』。
進入信息時代後,村裡集體組織對菜農的網絡信息技能進行培訓,還幫助各蔬菜經銷大戶學會了用電腦,通過互聯網,搭上網絡信息快車,時時掌握國內外蔬菜市場各季節的供需情況。『我們還組織開展了電商培訓班,讓有意願的農戶嘗試互聯網銷售,目前全村有20%的蔬菜是通過網絡銷售的。』竇乃興說。
與此同時,蔬菜村還建立了銷售龍頭企業。經工商部門批准村委會成立了海林市四季春蔬菜經銷有限責任公司,由經銷公司負責聯系銷售商,從菜農手中統一收購,統一銷售,成為全村銷售蔬菜的龍頭。近年來,經銷公司不僅與山東壽光、杭州三裡亭等全國知名的蔬菜市場建立供銷關系,還闢建了俄羅斯、韓國等國際市場。
談到下一步蔬菜村的發展,竇乃興和其他村乾部們心裡已經有了方向,『我們村種出的瓜果蔬菜味道都特別好,但多數都外銷了,現階段想讓大部分當地人品嘗上還有點困難。如何把瓜果經濟和鄉村采摘游緊密地結合起來,是我們下一步得好好琢磨的問題。』
離開蔬菜村時,正趕上貨車來村拉蔬菜,只見菜農們將事先准備好的新鮮蔬果一筐筐運上貨車,臉上流露出的表情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