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飛機高鐵坐不了老賴蒙圈 "漂"14年的16萬被追回
2018-03-27 08:58:31 來源:大慶網  作者:范紅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27日訊 3月22日,申請人趙某帶著一面錦旗早早就來到了薩爾圖區人民法院門口。原來,他曾借給朋友十多萬元錢,哪知這些錢在外『漂泊』了14年纔被薩爾圖區人民法院的法官給追回來,送回到他手中。

  16萬元借出14年

  此事還得從2004年說起。

  那一年,因為做生意,趙某與陳某相識,因資金短缺,陳某曾多次向趙某借錢,趙某先後4次經不同的銀行給被執行人陳某匯款合計16萬餘元。

  借款後,陳某遲遲不還,趙某多次索要,陳某都不置可否。無奈之下,趙某向薩爾圖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薩爾圖區人民法院審理了此案並作出民事判決,但陳某仍拒不履行生效的民事判決書,趙某只得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官調查發現,被執行人陳某名下暫無財產可供執行。趙某得知此信息後對追回這筆欠款幾乎沒了信心,但薩爾圖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對趙某說:『發現被執行人陳某有財產可供執行時,可隨時向法院提供相關線索,我們隨時派出乾警開展執行工作。』

  2016年,趙某了解到被執行人陳某在北京東城區居住,要求將該案件移交至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執行。但該院未予受理,又將此案退還至薩爾圖區人民法院。

  在此期間,趙某也曾提供一些關於陳某財產方面的線索,可由於法院網絡查控處於完善階段,全國聯網查詢被執行人財產信息以及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均具有時限性;且由於申請人提供的很多線索與事實存在出入。所以,雖然法院乾警多次遠赴北京實地調查,但因各種原因都未達到預期效果。也就是說,對被執行人陳某的強制執行,陷入了較為艱難的階段。

  法官『施壓』老賴還錢

  近年來,薩爾圖區人民法院加強了信息化網絡建設,完善了網絡指揮中心的職能。本著對案件負責到底的態度,法官多次與陳某聯系,可是均無結果。

  2017年8月,通過網絡查控系統查詢,發現被執行人陳某在北京一銀行有存款4000多元。執行法官當機立斷,將這筆案件款扣劃至薩爾圖區人民法院執行專用賬戶。

  同年,薩爾圖區人民法院將被執行人陳某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其高消費,使其無法乘坐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對其出行進行限制。

  2018年1月,經過法官多方尋找聯系到了陳某的親屬,並通過其親屬促使陳某主動聯系法官。

  被執行人迫於重重壓力,主動與法官取得了聯系,請求與被執行人和解商談。

  在法官的調解下,陳某與趙某達成和解協議,陳某給付全部案件款。

  借出去十多年的錢,終於回到了自己手中,趙某非常開心激動,他特意做了一面錦旗向辦案法官表示感謝。而薩爾圖區人民法院的法官表示,相比於錦旗,他們更樂於看到案件當事人臉上的笑容。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