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結束後,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呢?

注重保暖多食溫熱食物
往年每到停暖的季節,慢性病病人增多,停暖後氣溫突然降低可能導致慢性疾病的加重。有既往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由於氣溫的變化,機體突然不適應可能誘發一些新的疾病。所以養生可多吃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時令蔬菜,有助於提昇陽氣。選擇溫補食物要同時兼顧既能補陽又不會傷陰的原則。可多食用熱性較平和的桂圓、大棗、紅糖、小米、山藥、茯苓、蓮子、薏仁等。
飲食上則不要吃過多寒涼的食物,若有明顯的上火跡象如口苦、喉嚨疼痛則可泡些金銀花茶飲用。同時助陽養氣可多吃些韭菜、生姜等。

空氣乾燥,注重保濕、補水
停暖後往往還有一段時間的寒冷期,再加上空氣乾燥、多風、花粉和飛絮也開始增多,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多發,專家提醒,外出時戴個口罩,可以有效地減少此類疾病的發作。風沙天氣應盡量少出門。注意房間通風,外出回來應洗手和清理鼻腔口腔等。
另外,過敏性皮炎、支氣管不適等過敏性疾病與空氣乾燥有關。所以,停暖後,除了要關注溫度變化外,還應注重保持室內濕度,保濕補水。專家認為,相對濕度下限值不應低於30%,可利用加濕器增加濕度。

重中之重防感冒
停止供暖後室內會十分陰冷,在室內穿的衣服要比冬天有暖氣時還應多;這時溫度甚至低於室外,一定要注意不要習慣性的一進屋就脫衣服。
停暖前屋裡溫度較高,所蓋被子比較薄,如果停暖後還沿襲原來的薄被子,很可能導致感冒、發燒的幾率。如果這段時間感到室內溫度過低,最好使用電暖氣、空調等輔助供暖設備。

及時增減衣物增加運動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溫差很大,要注意及時增減衣物。做好室內通風增加室內濕度,老人小孩宜多參加室外活動而不宜在室內久坐。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