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3月27日電 88歲的朱鳳蘭閑時喜歡站在自家門前朝不遠處幾個垃圾桶張望。如果有人丟棄了礦泉水瓶、舊衣服等可回收物品,她就會第一時間顫巍巍地『飛奔』過去。
朱鳳蘭生活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雞西市。這個資源型城市煤炭開采史長達100年,有約180萬人口。
朱鳳蘭年輕時當過村乾部,如今在市中心擁有一套兩室一廳的樓房,平日偏愛素食,每月1600元退休金基本夠用。她拾荒並非為了自己的生計。
每逢周末,朱鳳蘭往往清晨5點就從家裡出發,拖拽著兩個大號行李箱,搭乘公交車去當地集市售賣廢舊物品。『去晚了,就沒好地方了。』她說。

對一名88歲的老人來說,這並不輕松。
中國東北冬天異常寒冷,氣溫可低至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在露天集市內,朱鳳蘭經常一呆就是七八個小時。
朱鳳蘭耳背,與人溝通困難,還患有帕金森病,東西賣得不太好。集市商戶張桂清想不通,她這麼大年紀卻早來晚走,『遭這份罪』到底為了什麼。
朱鳳蘭也不解釋,直至她挎著裝有不同面值錢幣的粉色布兜走進當地慈善機構,人們纔恍然大悟。
雞西市慈善總會工作人員李春毅曾兩次接待過朱鳳蘭。一開始,從穿著和年齡判斷,李春毅認為她是來求助的。但令人吃驚地是,朱鳳蘭竟然捐出了7000元善款。
責任編輯:彭佳麗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