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訊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也是居民共同的『大家庭』。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強社區治理』,這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點工作,加強社區建設,要讓每個居民都生活在和諧的美麗家園中。
環境美了、社區亮了、治安好了、百姓笑了。近年來,齊齊哈爾市不斷加大社區建設力度,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是社區建設始終不變的主題,也是齊齊哈爾市社區建設工作的努力方向。
捨得投入——
硬件標准高了,環境更舒適了!
克山縣雙河鎮眾心社區的楊忠,沒事就會到社區轉轉。雖然不是文藝愛好者,不像別人會唱歌跳舞,但每天到閱覽室翻翻書、看看其他居民表演節目,讓他覺得生活樂趣很多,『社區很熱鬧,和大家嘮嘮嗑也增進了鄰裡感情。』
自從社區用房投入使用後,眾心社區為村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活動,有了『玩』的、有了培訓,村民參加文體活動、學習知識的多了,鄰裡關系更加和睦了,也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工作,每年投入近千萬元資金推動城市社區建設。齊齊哈爾市社區建設工作已連續三年位列黑龍江省第一,城區城市社區全部達標,城市千米以上示范社區達到98個,社區公益用房平均面積發展到983平方米。
2017年,齊齊哈爾市新增城鄉示范社區25個,超額完成年初任務的125%,讓更多城鄉居民在現代化社區中享受優質生活。
拓展項目——
服務質量高了,生活更溫馨了!
『孩子放學都不願意回家了,社區把他「迷」得不得了。』泰來縣建新社區居民黃娟說,『自從有了四點半學校,孩子長了不少見識,也成了他最愛去的地方。』
針對社區內小朋友的課餘時間,建新社區擴大了教育服務范圍,安排志願者輔導孩子們學習並利用科技手工制作、益智訓練等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外文化學習生活,打造了社會、學校、家庭三力合一的教育平臺,運用課後輔導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開拓視野。
穩步提昇服務質量,是齊齊哈爾市各個社區主打動作。為全面做好社區服務,齊齊哈爾市積極拓展社區服務項目,有效滿足居民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各縣(市)區普遍設立了社區服務工作站和服務中心,面向社區單位和居民提供『領辦代辦』和『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切實提高了為民服務的工作效率。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了熱線電話、呼叫系統、網上服務等服務方式,有效打破社區管理服務的時間、空間界限,促進了社區管理和服務的雙到位。
創新治理——
措施手段多了,發展更合理了!
社區是基層的治理單元,社區的治理工作就是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齊齊哈爾市著力加強城鄉基層民主建設,制定印發了《關於加強全市社區(村)基層民主建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導各地做好城鄉社區(村)協商民主試點和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工作。目前,全市共確定民主協商試點街道(鄉鎮)16個,村民自治試點村32個。
齊齊哈爾市還積極做好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的考評與申報工作。龍沙區順利通過全國第三批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中期評估驗收,成為黑龍江省第三家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鐵鋒區正在積極爭取第四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試驗區。
同時,齊齊哈爾市對社區行政事項、證明蓋章、機構牌子、標牌標識、圖板臺賬進一步進行清理和規范,社區准入項目減為20個單位53項,減少比例達40%;社區證明減為5個單位的9項,減少比例達85%,穩步鞏固社區(村)減負增效工作。
而在一個個改變的過程中,居民也越來越享受社區帶來的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