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黑龍江旅游業"十三五"規劃解讀系列三:構築『一城六帶』旅游業發展新格局
2018-04-02 18:38:13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日訊(記者 霍梟涵) 近日,黑龍江省旅游委發布《黑龍江省旅游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記者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遵循景觀延續性、文化完整性、市場品牌性和產業集聚性原則,依托線性的江、河、山等自然文化廊道和交通通道,串聯重點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功能區,推進跨區域資源要素整合,構築『一城六帶』旅游業發展新格局。

  冰城夏都哈爾濱

  依托哈爾濱市中心城市地位,將其建成全省旅游集散中心。以太陽島、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萬達文化旅游城、哈爾濱大劇院、中華巴洛克街區、金龍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帽兒山風景區、鳳凰山景區、伏爾加莊園、波塞冬海洋王國、平山旅游區、美麗島溫泉水世界、英傑溫泉小鎮、大頂子山溫泉度假村等為核心,發揮冰雪、生態、歷史、建築、音樂等資源優勢,重點打造商務會展、都市休閑、音樂藝術、避暑度假、旅游集散等功能產品,強化交通網絡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昇旅游集聚和輻射能力,形成全省文化旅游核心區。

  秘境雙湖旅游帶

  以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渤海上京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中國雪鄉、興凱湖旅游景區、虎峰嶺風景區、柴河威虎山九寨景區、橫道河子鎮等為核心,發揮湖泊、冰雪、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重點打造冰雪體驗、文化休閑、避暑度假等功能旅游產品。依托邊境資源開發對俄商貿、跨境旅游,形成功能完備、業態多元的東部旅游集合區。

  生態林都旅游帶

  以伊春湯旺河國家公園、五營國家森林公園、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懸羊峰國家地質公園、九峰山養心谷旅游區、金山旅游度假區等為核心,充分發揮小興安嶺優質的森林生態環境,融入避暑、冰雪、戶外、養生等元素,重點發展『旅游+森林』度假產品,配套開發邊境、民俗、地質奇觀等類型旅游產品,打造北部避暑度假集合區。

  華夏東極旅游帶

  以二道河農場萬畝大地號(北大荒農場奇觀)、黑瞎子島、三江自然濕地保護區、烏蘇鎮、同江街津口赫哲族旅游區、饒河四排赫哲族風情園等為核心,打造以東極特色旅游體驗為主的休閑度假、養生養老旅游產品,融入赫哲族文化、挹婁文化等元素,打造集極地觀光體驗、民俗體驗、鄉村度假、運動休閑等於一體的東極特色旅游區,建成全省特色旅游典型工程。

  火山濕地旅游帶

  以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大慶石油博物館為核心,以石油文化旅游、鶴文化創意、濕地休閑度假、地質休閑觀光等產品為發展方向,構建集火山濕地觀光、文化風情體驗、工業文化休閑等於一體的多功能旅游集合區。

  神州北極旅游帶

  以中國北極村、北紅村、松苑原始森林公園、九曲十八灣濕地公園、龍江第一灣風景區、觀音山風景區(含胭脂溝)為核心,整合極光、邊境、森林等特色資源,打造以北極極光為核心的特色旅游、以邊境風情為重點的邊境體驗游、以極地森林為支橕的森林養生游,推進冰雪文化體驗產品與極光、邊境、森林等資源的結合,打造成以北極文化體驗、生態觀光、冰雪娛樂為一體的復合型國際文化旅游區。

  界江風光旅游帶

  以界江游輪、邊貿旅游、文化博覽、特色餐飲、濱水休閑等產業為發展導向,主要發展界江游、中俄國際商貿、文化交流展示、邊境口岸觀光、歷史文化體驗、休閑娛樂項目等,打造中俄邊境旅游黃金走廊。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