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刊(左)正在指導學生查閱文獻。
黑龍江日報4月3日訊 『在如何更好地服務家鄉的問題上,我選擇進行科學研究,通過對區域經濟和農業經濟管理的研究,為龍江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但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我選擇成為一名老師,通過教學影響更多的人,一起來為我們的家鄉和祖國貢獻力量。』這是哈爾濱商業大學副教授劉刊的初心。工作5年以來,她在科研和教學兩方土地上不斷耕耘努力著。
學有所成歸故裡
『黑龍江是我的家鄉,我是如此熱愛這片土地。』劉刊說。在山東大學讀本科期間,她就堅定了回到黑龍江、為家鄉經濟發展做貢獻的決心。
劉刊自攻讀碩士起一直從事與區域經濟結構優化、農業經濟管理等有關的課題。在碩博期間,她提前完成各項科研要求,參加國家級課題和黑龍江省課題10餘項,針對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我省經濟結構優化方面提出了多項戰略性建議,發表了相關論文10餘篇。
博士畢業後,劉刊選擇到哈爾濱商業大學任教,繼續通過科研來為龍江經濟的發展獻策。
學以致用助發展
工作後,劉刊在學術方面不斷探索。作為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她合計發表學術論文21篇,CSSCI檢索論文10餘篇,CSCD檢索1篇,EI檢索1篇,其中2篇發表在國家自然基金委認可A類期刊中。
一直以來,劉刊都致力於將科研成果運用於區域經濟及農業經濟管理方面。
她依托國家社科項目《綜合成本上昇對我國糧食主產區產業昇級的影響及調整對策研究》,專注於糧食主產區的特征和視角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她的政研報告《依托資本市場並購重組推動哈爾濱市產業轉型昇級的對策研究》得到哈爾濱市領導批復,並由哈爾濱金融辦牽頭聯合多個委辦立項討論。
劉刊專注於『資源稟賦和成本約束的農業發展』問題研究,並主持了中國博士後項目『糧食主產區產業生態位測度及昇級模式研究』。通過調研和全國面板數據分析,分析農業發展的資源成本效益問題;通過構建農業產業生態位測度模型,探索農業資源要素配置對農業產業體系演化的驅動作用。此外她還參加了我省物流業智庫和現代服務業智庫建設,在龍江綠色食品營銷、現代農業發展方面撰寫了研究報告,分別被省委財經辦、省社科聯采納。
劉刊卓越的研究成果分別獲得了黑龍江省第十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黑龍江省第五屆社會科學會學術優秀論文二等獎,兩項省部級獎勵。
對於如何推動黑龍江的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劉刊有著自己的見解:『在我看來,我省經濟增長依賴於「一創一聚一動」,也就是產業創新、資本集聚、人纔流動。要想經濟發展,必須鼓勵產業創新,拉動實體經濟增長;必須打破金融壁壘,推動資本和實體經濟的有效對接;必須大膽完善人力資源流動和激勵機制,通過政策優惠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發揮現有人纔對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當前的黑龍江應將著眼點放在現有資源的優化配置方面,推動產業轉型昇級,投資收益率提高了,經濟增長了,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纔和資本。』
學無止境帶人纔
『我提倡終身學習,只有這樣,纔能在科研和教學上有新的突破。身為一名教師,我十分熱愛自己的學生和工作。能成為學生們人生某一路途上的領航員,在我看來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為響應國家『雙創』政策號召,劉刊開創了『創新引導』教學模式。教學期間她兩次帶隊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均被評為國家級項目;兩次帶隊參加鄭明杯物流設計大賽,分獲校級一、二等獎並進入國家決賽;多次帶領學生參加挑戰杯項目,獲得校級三等獎,進入省級決賽,成功孵化優秀的大學生創新項目17項。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劉刊像蠟燭一樣,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讓更多的人纔來到黑龍江、留在黑龍江。
關於未來,劉刊滿懷期待地說:『我會不斷加強科研攻關能力,不斷輸出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將這些新的理論應用於我國、我省經濟發展的實踐中,以期能夠通過科學的研究,為我省經濟發展、農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引。』
回到黑龍江的劉刊,希望用她的拼搏奮斗,為黑龍江經濟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