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訊 (記者 楊金光) 『感謝大愛,讓生命延續……』今天是清明節,追思緬懷、感悟生命的日子。安達市的金祥文看著病房裡心髒移植成功的女兒已經能喝粥了,無比感激,他在祭思卡上祭奠一位素未謀面的愛『心』捐贈者,5天前是這顆『心』從一個身體到另一個身體的接力跳動延續了女兒的生命。
清明,感恩不知名的捐獻者
『人們常說掏心掏肺地對人好,真的把心髒捐獻是多麼偉大的好人?』金祥文是個朴實的農民,他說著朴實的話語表達著對捐獻者的感恩。據了解,老金的女兒今年35歲,15年前檢查出心髒粘液瘤,經歷了3次心髒手術都沒能控制住粘液瘤的瘋長。老金去年就給女兒報名等待心髒移植手術,今年的3月30日,一位簽署了捐獻器官的腦死亡患者病危,各項指標和老金的女兒非常匹配。在哈醫大二院,心外科專家們給老金的女兒做心髒移植。幸運的眷顧,心髒移植手術非常成功,現在都能進食了。
老金是個懂感恩的人,他執意找到哈醫大二院捐獻辦公室的協調員王廣志要感謝捐獻者家屬,表達謝意。王廣志按照捐獻者家屬的保密要求,只是告訴老金心髒的原主人是一位29歲的小伙子,他和他的家人都是有大愛的好人。
清明,網祭緬懷器官捐獻者
清明節,哈醫大二院器官捐獻辦公室協調員王廣志和科室裡的12位同事,選擇網絡祭奠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逝者,在網絡上鮮花,寫上哀思和感激的話語。
王廣志和他的科裡的同事常奔波在各醫院重癥監護室和神經外科的門口,勸說瀕臨死亡患者的家屬器官捐獻。隨著人們思想的開放,簽署志願捐獻的患者越來越多,但能夠移植成功也需要機緣。有的是受體還沒等到,有的是供體出現感染等狀況……從2015年至今,在他們的宣傳下,已經成功完成移植的有19位捐獻者,其中年齡最小的捐獻者是13歲的女孩,年齡最大的捐獻者是58歲的老人。他們的器官和眼角膜使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的四十多位患者重獲新生或重見光明。
王廣志說,這些有大愛的逝者,他們來自全省各地,他們的骨灰也在全省各地。每到清明節,他們辦公室的人祭祖掃墓的時候,也都會默默地在墓地空處敬上一杯酒,悼念這些奉獻器官的人。
據了解,哈爾濱市志願捐獻遺體工作始於2001年5月8日,7000餘人辦理志願捐獻遺體、眼角膜登記,截至2017年底,共實現333例遺體捐獻和434例眼角膜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