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大學生說相聲小學生學快板 年輕一代為傳統曲藝注入活力
2018-04-07 07:44:2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7日訊 前不久舉行的首屆全省『星熠杯』曲藝大賽決賽中,除了曲藝工作者參賽外,很多曲藝愛好者紛紛攜相聲、山東快書等節目亮相決賽舞臺,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曲藝在我省擁有眾多的愛好者,而眾多熱愛曲藝的大學生和少年兒童,也為我省的曲藝發展注入清新活力與希望。

  大學生掀高校相聲熱

  新學期開始了,哈爾濱大學生相聲聯盟各高校的負責人又開始忙著思考如何開展社團新學期的工作。哈爾濱大學生相聲聯盟從2014年成立至今,已經從起初的6所高校,發展到現在的12所高校。

  哈爾濱大學生相聲聯盟負責人李大宇說,每到開學季,都會有大批大學生加入到高校相聲社團中。目前,聯盟中已有十幾對比較成熟的大學生相聲演員能夠上臺表演。每年哈爾濱大學生相聲聯盟的高校巡演都會受到學子們的熱烈歡迎。基本上每年都要到12所高校巡演一圈,上個學期聯盟進行了8場高校巡演,演出通常是在至少容納200人的大教室或者七八百人的禮堂舉行。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落地』演出,沒有舞臺,也沒有固定的觀眾,演員在學校的廣場或主路上演出,觀眾主要靠客流。

  除了演出,李大宇介紹說,聯盟中的大學生也創作了很多關於寢室、考試、創業、情感等描寫大學生生活的相聲作品,並在曲藝團老師的指導下,不斷豐富『包袱』。這種有生活的作品真實,也更受大學生喜愛。例如,聯盟成員創作的相聲《大話相聲》,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喜愛相聲的他們在生活中與室友、老師等之間的故事,還有包括以校園貸款、網絡主播等為主題或切入點創作的作品,深受各高校學生們的歡迎。

  從熱愛曲藝到從事曲藝

  著名相聲演員、省曲藝團有限公司經理劉彤說,近年來,哈爾濱相聲市場日趨繁榮,哈爾濱相聲『百樂會』等駐場演出不僅培養了相聲觀眾,也為包括大學生在內的相聲愛好者和演員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同時,大學生作為高知識結構人群,他們的加入對相聲藝術的發展也大有益處。省曲藝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市曲藝家協會的老師每周會為大學生相聲聯盟的演員進行培訓,培養他們走上舞臺。

  從黑龍江科技大學畢業後,李大宇沒有從事大學學習的專業,也沒有回到家鄉天津,而是選擇留在哈爾濱,從一名大學生相聲愛好者成為省曲藝團有限公司的一名相聲演員。李大宇坦言,省曲藝團有限公司為他提供了實現夢想的平臺和機會。

  劉彤說,大學生相聲聯盟中有很多優秀的演員,我們也歡迎一些優秀的大學生相聲演員前來工作,但他更希望大學生們能夠拿起筆來,盡可能地為相聲藝術留下財富。

  一邊大學生相聲愛好者加入專業曲藝院團,另一邊由票友組成的相聲社也在吸納專業相聲演員。哈爾濱龍緣相聲社這個由曲藝票友組織的民間社團,歷經幾年發展,已經擁有自己的常態化駐場演出,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龍緣相聲社負責人張斌回憶說,龍緣相聲社發展之初,只是曲藝票友沙龍式的線下聚會,來自各行各業的幾十個人,因為熱愛曲藝聚在茶館裡,想表演的就給大家演上一段,後來有的人慢慢組織成對兒,同時人員也在逐漸精化。雖然大家不是職業演員,但卻一直在朝著專業方向努力。社團裡有的票友經過在舞臺上幾年的『摔打』,現在已經成為相聲社備受觀眾認可的『人物』。隨著社團的發展,除了票友,社團也在吸納專業曲藝演員加入,同時開班辦學,儲備演員力量。

  將小票友培養成未來的臺柱子

  在首屆全省『星熠杯』曲藝大賽決賽中,幾個青少年曲藝演員帶來了相聲、山東快書等節目,表演雖然未脫稚嫩,卻讓人眼前一亮。據悉,為鼓勵少年曲藝愛好者,大賽評委會授予幾名小演員曲藝新星獎。

  比賽中表演山東快書《捎棗》的小演員賈一鳴今年上小學二年級,雖然學習山東快書時間不長,但小姑娘表演起來有模有樣。『我學習山東快書半年多了,山東快書是傳統曲藝,以說唱為主,節奏性強,要掌握好手眼身法步。我每周日到相聲社向李全偉老師學習,有空就跟著視頻練,我現在已經可以表演4個節目,比如《拾錢包》是學習雷鋒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是學習革命精神的。』賈一鳴說。

  張斌告訴記者,在學習曲藝的孩子當中,很多一看就是乾曲藝的料兒,有的孩子發現感興趣的曲藝節目,就自己主動到網上學習,很多大人都做不到這一點,這讓人看到了曲藝發展的希望。

  說到曲藝的傳承,劉彤坦言,相聲、快板屬於誦說類,但像東北大鼓、西河大鼓、京韻大鼓這些鼓曲形式等,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離去,人纔在逐漸萎縮。為了加強人纔梯隊建設,省曲藝團有限公司與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合作,繼去年招收大專生後,今年開始招收曲藝專業中專生,優秀的學員可以加入到省曲藝團有限公司,他特別希望下一代曲藝演員中能夠有更多『90後』、『00後』的身影。同時,劉彤也希望慢慢地恢復一些曲藝形式,盡可能培養三弦、揚琴等曲藝伴奏及西河大鼓、東北大鼓等鼓曲方面的人纔,保留多樣化的傳統曲藝形式,將來有機會能夠舉辦集相聲、小品、快板、評書、鼓曲等形式多樣的傳統曲藝晚會,向觀眾展示傳統曲藝的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