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現場
搜 索
殯葬行業裡的8090:正值青春 直面生死 讓逝者有尊嚴地離開
2018-04-08 07:35:26 來源:生活報  作者:劉婧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4月8日訊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平均年齡不超過28歲,每天卻為『兩個世界的人』忙碌著。他們是堅守在哈爾濱殯葬行業一線的80後、90後,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完成的是很多家庭的重托。

  火化爐前、寄存室內、接運車上、告別廳裡,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在一次次與死亡的正面交鋒中,這群年輕人克服恐懼,坦然面對,用細致的服務讓逝者有尊嚴地離開……近日,生活報記者走近這群年輕的殯葬工作者,帶你了解他們的世界。遞上溫水和兩張紙巾給生者帶去一絲慰藉

  1987年出生的程思然是一名治喪洽談員,負責接觸逝者家屬,她是2016年踏入殯葬行業的。去年,她遇到了一個在大火中喪生的孩子,只有三四歲,當時孩子父親身上只帶了500塊錢,母親悲痛欲絕,已經無法冷靜處理後事。

  程思然回憶說,這個離世的孩子與她自己的孩子年齡相仿,對待家屬時,她更能感同身受,『當時我們特意為這個家庭開通了綠色通道,在場的同事還自發地捐款,幫助他們籌錢出殯。』

  再過兩個月,80後齊博帥就工作滿兩年了,他的工作是負責遺體24小時的存儲、防腐、冷藏及淨面,並且每隔兩個小時要在守靈區檢驗。『每天都面對著生死離別,我對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覺得自己肩上的使命感更重了。』齊博帥感慨道,見到逝者家屬時,他通常會遞上一杯溫水和兩張紙巾,這樣的細節雖然看似微小,卻能給悲痛的生者帶去一絲慰藉。耐心為『特殊遺體』遮傷讓逝者有尊嚴地離開

  田旻是個90後大男孩,他是一名遺體化妝師。『剛開始還是有些恐懼的,人去世後臉色會發生一些變化,有的甚至無法用普通的化妝品修飾,需要使用專業的油彩。』田旻回憶道,他剛上崗便遇到了一具做過屍檢的遺體,無論如何處理都遮蓋不住逝者臉上縫合過的傷痕。他先進行擦拭處理,然後用酒精棉擦乾後上油彩。最終在一位前輩的幫助下,細致地完成了化妝工作。

  『給普通遺體化妝,5分鍾左右即可完成,有的女性遺體會涉及到上腮紅、涂口紅、文眉等,時間略長一些,而部分特殊遺體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有時甚至超過一小時,但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逝者有尊嚴地離開。』田旻說。

  與田旻一樣,1993年生人的孫文浩也是一位遺體化妝師,他的工作原則是讓逝者看上去更自然、安詳,面對一些特殊遺體,比如面部毀壞的逝者,幫助他們恢復生前的面容後,孫文浩的內心也會得到安慰。無論在何種崗位,都會在工作中承受一定的壓力,也會經歷心態的調整,孫文浩說,『通過這份工作讓逝者更有尊嚴地離開,同時自己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一定要更加珍惜當下,纔能不留遺憾。』

  家屬們的每句『謝謝』她都感覺沈甸甸的

  在殯葬行業中,引導告別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東華苑的引導告別員張佳琦是一位85後,從開棺到取靈的整個過程,都屬於她的工作范疇。

  『做引導告別員的基本條件是普通話要標准,語言表達要有技巧。』張佳琦告訴記者,她每次都會反復推敲主持詞,模擬各種狀況,同時根據家屬的需求做出一定的調整。在主持告別儀式時,既要烘托氛圍,又不能過度渲染悲傷,要讓家屬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工作兩年來,張佳琦每天要面對數十位逝者與治喪家屬。有一次,她為一位90多歲的老紅軍主持告別儀式。她在進入守靈區時先給逝者鞠了一躬,家屬也向她鞠躬並表示感謝。『其實我並沒有做什麼,只是用鞠躬的方式表達對逝者的尊重而已。家屬說老人一生簡朴,不想化妝,告別儀式也是很朴素地完成的。』張佳琦說,每次家屬說一句『謝謝』,她都感覺沈甸甸的。

  同樣作為引導告別員的90後馬晶說,她最難以接受的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我剛到殯儀館上班的時候,遇到一位30多歲的逝者,他的孩子纔三四歲。在告別現場,小孩子天真地笑著,他不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父親,而逝者的父母已經六十多歲了,面對兒子的突然離去,他們根本控制不住淚水……』馬晶告訴記者,她當時感觸很深,自己的父母也將步入老年,白發越來越多,真的應該盡可能多陪伴他們,珍惜相處時的每分每秒。

  從特種兵到殯葬禮賓隊長他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

  接運遺體、裝棺、站廳、護靈,這些都是西華苑禮賓隊隊長付德偉負責的工作。雖然工作十分辛苦,偶爾還惹人非議,但這個90後小伙從來沒有為自己的選擇後悔。

  付德偉說:『乾我們這行,不只需要體力,還需要膽量。我們的工作需要接觸各種各樣的遺體,不管怎樣,我們都必須小心翼翼,用心呵護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他告訴生活報記者,目前西華苑殯葬禮賓隊共有15人,其中有10個人是90後。

  前幾年,一則『殯葬行業一線人員月薪近萬,應聘者僅幾人』的新聞引發關注。雖然社會上仍有一些人用『有色眼鏡』看待殯葬行業,但卻不可否認它是莊嚴而神聖的。付德偉告訴生活報記者,他是特種兵轉業,如今已在殯葬行業工作四年了,當年應聘時家人也曾反對,但他力排眾議,如今早已獲得了家人的理解和社會的尊重。

  『在2016年的公開招聘中,我們選拔了20個優秀的年輕人進入殯葬體系,他們都是文化程度高的佼佼者,接受新事物、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非常強。』哈爾濱市殯葬事務管理所書記徐廣梅說,殯葬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留下來的年輕人都有一顆堅守的心和強烈的使命感,這對殯葬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好的預示……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