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4月8日訊 鮮花、卡片、黃絲帶、微信祭掃等新風尚蔚然成風,清明期間,冰城市民用更文明、更時尚的方式祭奠逝者、悼念故人。記者從哈市殯葬管理部門獲悉,從3月24日至4月7日,哈市屬各殯儀場館共接待祭掃市民96萬多人次、車輛17萬多臺次,祭掃市民同比減少37000多人次,車輛減少近10萬臺次。此外,全省清明期間共接待祭掃群眾253. 38萬人次、車輛50. 14萬臺次,同比減少了23%和36%。
鮮花卡片不見煙文明祭掃成主流
從3月下旬開始,選擇錯時錯峰祭掃的市民越來越多,鮮花、音樂、祭思卡、黃絲帶、微信等文明祭掃方式成為主流,人們祭掃更趨於理性,錯峰錯時更主動。在哈平路殯儀館、防洪紀念塔廣場以及中央大街等地設置的傾訴亭為市民文明祭奠提供了新方式。擺一束鮮花、點首親人生前喜愛的歌曲、寫下一篇思念的祭文、系上一條黃絲帶……今年,金山墓區和松北墓區首次推廣卡片和黃絲帶等文明祭祀活動,深受市民歡迎,不少市民排隊在祭思卡片上填寫對逝去親人的感懷和思念。在天河園殯儀館,絲帶祭祀牆上也被掛滿了千紙鶴和黃絲帶。在哈平路殯儀館和向陽山革命公墓,市民們將寫好祝福語的黃絲帶掛在松枝上或粘在宣傳板上,紀念逝去的親人,音樂點歌臺前,《父親》、《燭光裡的媽媽》等歌曲成了點播熱門。據統計,清明期間有729名市民參與點歌祭祀,同比增長了近一倍。因為越來越多的市民采用環保祭祀方式,包括皇山、金山、松北三墓區在內的哈市7個主要祭掃場所的垃圾量減少三成多。
祭掃人流、車流雙下降
『今年清明祭掃集中接待期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31日和4月1日、5日,小長假三天祭掃人數較往年有大幅減少,這說明錯時錯峰祭掃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哈爾濱市殯葬事務管理所所長常利平介紹,清明節小長假三天時間裡,哈爾濱市屬各殯儀館和公墓共接待清明祭掃群眾17萬多人次,車輛3萬多臺次,與2017年清明小長假相比,祭掃市民和車輛大幅減少,市民減少228200多人次、車輛減少74500多臺次,同比分別減少57%和71%,錯峰祭掃分流效果明顯。從3月24日至4月7日,整個清明節期間,哈爾濱市屬各殯儀場館共接待祭掃市民96萬多人次、車輛17萬多臺次,較去年同期祭掃市民減少37000多人次,車輛減少近10萬臺次。祭掃集中接待期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傾訴亭裡話思念
首次在哈平路殯儀館亮相的傾訴亭成為祭掃市民的新選擇,走進傾訴亭,錄上一段音頻,或朗誦一首詩歌,甚至演唱一首歌曲,都可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哈爾濱市殯葬事務管理所黨委書記徐廣梅介紹,傾訴亭的設置其實是對祭掃市民悲傷情緒的最好疏導和緩解,不僅更文明低碳環保,也更以其相對私密易於被市民接受。這個清明節,先後有近百名市民走進傾訴亭。清明節後,三個傾訴亭將被固定安放在哈平路殯儀館、天河園殯儀館和皇山公墓三地,免費供市民平日祭奠傾訴使用。
殯葬管理部門主打『貼心牌』
為了給群眾提供更方便的祭掃服務,哈市殯葬管理部門主打『貼心牌』,推出眾多便民服務項目。從3月24日周六開始,殯葬管理部門乾部職工提前上崗,上班時間提前到早6時,為市民免費提供多種藥品、維修工具,免費為市民提供粘碑、換鎖等服務。同時還免費為市民提供掃帚、水桶、鐵鍬、祭悼桌等祭掃工具,供市民使用,皇山公墓職工還為市民准備了充電寶。
在清明祭掃較為集中的15天裡,僅在皇山公墓設立的愛心服務臺就為市民免費提供了近千次的祭掃工具服務。為盡可能縮短群眾排隊等候時間,各殯儀館還增設收費窗口,同時還為年老、體弱、殘疾人開設人性化窗口,提供優先服務。皇山公墓、金山公墓在祭掃高峰連續13天開設免費接站車。
為方便行動不便市民前來祭掃,皇山公墓、向陽山革命公墓、天河園殯儀館還免費提供輪椅服務;松北墓區、平房墓區首次設立的水箱、沙箱和點香處頗受市民好評,稱贊服務越來越細致、周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