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遜克鄉村走上振興發展路
2018-04-11 14:12:39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於淑鴻 王文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1日訊 2017年,遜克縣以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為牽動,創新體制機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工作取得新突破。

  優化種植結構綠色有機農業取得突破

  按照『減玉米、穩定並適當增加水稻、增大豆雜糧、擴草蓿和果蔬』的調整思路,2017年,該縣完成播種面積241.63萬畝,其中種植玉米22.12萬畝,減少74%;薯類、水稻、大豆、小麥、雜豆和其他作物種植均有增加,實現了『一減六增』。種植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178萬畝,開展了大豆高產栽培技術集成應用1.59萬畝,建成有機肥試驗示范基地2個200畝。開展了遜克大豆、山藥等10個合作社綠色標識申報工作,現已取得6個,『遜克大豆』『遜克南瓜』等地理標識商標已完成上報。依托黑龍江省強聯農機合作社輻射帶動作用,完成了非轉基因大豆種植80萬畝。借助獲批國家農業標准化示范區的有利契機,遜克團結現代農機合作社與全國大豆科研生產領域院士專家團隊,實施了團結萬畝大豆高產攻關示范田建設項目,在成熟期經技術人員田間測產核心區畝產達173公斤,示范區平均畝產145公斤。在乾岔子鄉興隆村投資1500萬元建設高標准農田1萬畝。成立遜克縣聚鑫生物質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69億元建設年可利用秸稈3萬噸萬噸級秸稈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項目(炭基復合肥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6000萬元。

  注重科技引領『互聯網+農業』取得突破

  去年,該縣綜合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信息技術,采集土壤樣本1000餘個,完成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50萬畝,落實『農業三減』試驗示范基地18個12萬畝。依托『農技寶』『農技通』『12316』等農業信息服務平臺,解決各類農業生產問題100餘個。新建『互聯網+農業』綠色高標准示范基地3個,其中建成食用菌、南瓜特色基地2個,全縣示范基地總數達到15個;投資150萬元,新建『互聯網+物聯網』示范基地7處,安裝物聯網設備10套,打造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完成了『互聯網+農業』高標准示范樣板基地——中俄農業科技合作園與省農業物聯網平臺數據鏈接工作;開展了物聯網數據管理中心建設,實現了手機終端對全縣物聯網監控數據實時查看。依托黑龍江大米網等電商平臺,上海西郊國際、北京綠安等實體體驗店,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交易。截至目前,累計完成銷售額2200萬元。

  增強發展動力涉農服務取得突破

  該縣土地確權工作全面展開,現已完成實測73村、13683戶、151.16萬畝;積極開展農業土地政策性保險工作,完成保險面積88.5萬畝,投保金額1430萬元;推進金融制度改革,制定《遜克縣金融扶貧工作實施方案》,2017年,縣農商行為22戶貧困戶提供104.5萬元扶貧貸款,並出臺了《遜克縣2017年度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恢復再生產貸款實施方案》,由縣農商行向合作社提供恢復再生產擔保貸款資金2500萬元,152戶貧困戶受益;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信訪案件的調處仲裁工作,接待土地承包信訪案件52起,立案8件,及時有效化解案件10起,裁決處理2件;加大農業技術下鄉惠民活動力度,舉辦各類培訓班130餘次,培訓農民2.55萬人次,科技入戶725次,發放宣傳材料4.6萬份,開展技術諮詢2820人次,切實提高了農民掌握應用農業新技術能力;全縣轉移農村勞動力1.6萬人,勞務收入1.91億元;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全縣流轉土地面積53.5萬畝;完成土地規模經營面積98.8萬畝。

  加大投入力度美麗鄉村建設取得突破

  2017年,遜克縣共申報省級示范村7個,達標村9個。截止到目前,全縣共投入美麗鄉村建設資金7854.9萬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17年硬化維修村屯邊溝21938米,安裝柵欄39900米,自來水管道更新1430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393盞,村辦公室維修1220平方米,文化廣場建設3500平方米,人行道地面硬化4300平方米,沙石路面維修44公裡,硬化路面7.8公裡,維修橋涵22個,修建暗排1000米,房屋立面改造40戶,電網改造8個村,泥草房改造39戶,定點填埋垃圾場10處。2017年,奇克鎮被評為全國文明鄉鎮,宏偉村、常勝村、衛東村和新豐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至此,遜克縣成為全市擁有全國文明村鎮最多的縣份。

責任編輯:王桐桐